有互聯網之父之稱的Vinton G. Cerf曾經在短文《真理與互聯網》中說過這番話:「真理是有力的溶劑,堅石高牆也可被它溶化。互聯網是自由最有力的催化劑之一,可以把真理露出於願意看到的人眼前,難怪有些政府和組織恐懼互聯網和其揭發真相的能力。」

 

  今天,我們旁觀著這場真理的攻防戰在中國大陸上發生。而隔岸觀火的香港人恐怕亦不能倖免,那網絡審查的魅影,正在無聲無息中,意圖伸延至香港。

 

  追溯自02年,有「防火長城」(Great Firewall)之稱的中國網絡審查系統便已開始大力打擊言論自由、公開實行政治審查。直至今天,國內的MSNBlog仍然設置了過濾器,內地網站的搜索器,仍然無法搜尋民主、獨裁、六四或民運等字眼。今年,甚至無法連上視頻網站youtube

 

  或者某天,八九民運的歷史會在香港的網絡上「被和諧掉」。

 

在網絡暴力之上的網絡暴力

 

   筆者曾經在地鐵的電視廣播中聽過中國官員的一席話,內容談及政府絕不會容忍網絡暴力。聽來只覺賊喊捉賊,因為現今最嚴重的網絡暴力,必然是「和諧」的暴 力、是鋪天蓋地令言論沉默的暴力。明白個別暴力所造成的傷痕可以痊癒,而社會的暴力,將會令所有人捲入白色恐怖之中,特別是有良知的一群。

 

  談近期,就在今年1月,中國發布了一份「非常緊急」檔案,說要整治互聯網的「低俗之風」,提到要「使互聯網成為傳播健康文化的重要陣地」。

 

  相比香港的條例常常仍對「淫褻」和「不雅」的定義拿捏不定。這場「整風運動」實在斬釘截鐵,提出十三方面的「低俗內容」進行核查清理,包括「令人產生性聯想、具有挑逗性或者污辱性的內容」,甚至「惡意謾罵、侮辱他人等內容」。

 

   作為置身事外的旁觀者,自然覺得不合理。怎樣才算是「侮辱他人」呢?又何故「侮辱他人」就必然是「低俗內容」?我們知道任何對官員的批評,都多少帶有 「侮辱性」。例如曾蔭權今天被批評發表「代表市民意見」論,也會覺得受盡侮辱。倘使如此便成為「低俗內容」,則理性批判如何立足?公民的言論自由權利何 存?說到底,這種「整風運動」就像以往文革時代的標籤「反革命」一樣,標籤可以胡亂套用,演變成以道德管制之名,行政府專權之實的工具。

 

  這種過分斬釘截鐵、流於主觀的條例,對於內地人來說,早已見慣不怪。因為中國監管互聯網的舉報中心網站早已將「不良資訊」定義為「違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求、違背中華民族優良文化傳統與習慣」這種文革式標籤。

 

  截至三月,「反低俗」動員令已一口氣嚴打1600個 被認為是「很黃很暴力」的低俗網站,連著名的知識分子網站牛博網也被列在「低俗」之列。牛博網是國內知識分子的論壇,不少民間學者在那裏發表針砭時弊的文 章,在國內有一定知名度。這些網站只因為發布「大量激進時政、意識形態方面內容」,就已不得翻身。而前《南方周末》記者翟明磊更因為不滿新聞自由受政權操 控,憤而搞起網站《壹報》,只得在非中國的網域上營運。

 

  這種壟斷真理、不容質疑的手段,令筆者想起George Orwell的著名政治諷刺小說《1984》, 該書描述主角在一所名為「真理部」的政府機構工作,不過他的工作卻是修改歷史和變更各種資料,以配合黨的實際需要。今天中國政府不只隱瞞六四屠殺的歷史, 更試圖控制當下的資訊流通,正是一以貫之的愚民之術。另外,小說中的元首「老大哥」更利用無所不在的屏幕進行對人民的監視,恰恰與今日網絡監察系統的原則 無別,說到底,也是「老大哥在看著你」。

 

 

魔鬼在細節

 

  旁觀者可以用完全抽離的視角評頭品足,有權對定義「不良資訊」為「違背中華民族優良文化傳統與習慣」的做法感到可笑。但是,與此同時,我們有沒有足夠的警覺防止香港成為國際笑話呢?

 

  去年,香港政府繼承了上述的整風精神,企圖實施道德管制。記得2003年,五十萬香港人上街抵擋了廿三條,2008年,廿三條披著羊皮重來。被廣泛喻為網絡廿三條的《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諮詢文件於去年推出,其中強制要求互聯網供應商在伺服器層面進行過濾等建議,使用了失實的資訊誤導公眾,並獲得無數家長支持。

 

   誤導行動以民建聯背景的副局長蘇錦樑帶頭,聲稱澳洲和法國已有強制互聯網供應商進行過濾的措施。但事實是:澳洲仍在互聯網供應商自願參與測試中,並未立 法執行,而且民調顯示,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民眾支持這項計劃,使互聯網審查立法通過的可能性越來越低。而法國亦只是要求互聯網供應商提供過濾軟件給用戶選 擇,更遑論伺服器上的過濾。堂堂高官誤導市民至此,實在居心可測。

 

  到今年5月初,政府又公佈了一項民意調查,發現有4分之3受訪者支持加強規管互聯網。影視處長表示要「統一歸納這些意見後,才知道大部分市民想我們怎樣做」。於此,影視處實在信賴要把這種調查一併「統一歸納」,企圖以此為規管互聯網的民意基礎。

 

  但是,這簡直是操縱民意的手段。正如從事資訊科技業的莫乃光於《淫管條例民調反映討論未能聚焦》一文所言,政府實在問道於盲。因為僅僅有1%的 市民,能夠完全分清「淫褻」、「不雅」的定義(相信亦有不少本文的讀者仍然不知道現時的「淫褻」物品並非「十八禁」,而是「全禁」)。這反映大部分市民對 現行條例的運作根本毫無認知,又何以判斷應該「收緊」還是「放寬」?坦白說,香港大部分市民(尤以家長為甚)只是單從「淫褻」和「不雅」這些字面上看似不 要得的東西,便作情緒式的判斷,漠視原則上、技術上是否可行,這種現象可以從過往條例在第二次公聽會時大量宗教團體的感性抒發得知。

 

  政府有否足夠的誠信去「反低俗」,相信已經可見一斑,如果政府官員真有這種道德良心,又會否矢口否認自己曾經「狗嗡」,而只懂抹黑議員的「非議會語言」為「講粗口」?如果這種標準的拿捏往往只憑官方一己主觀,我們又由任憑其爪牙操縱網絡,實會引起一場「道德災難」。

 

  由好心所做的壞事,也是一種壞事。布殊聲稱入侵伊拉克是出於良知,今天一群家長也正是這樣不自覺的助紂為虐。因為魔鬼在細節,倘若進行網絡審查,不僅仍然提供漏洞讓色情資訊流通,更會讓政府得到政治審查的空隙,讓那些奉行「碌豬論」的人士,肯定六四「不雅」。

 

 

家長式專制之風不可長

 

   根據以上分析,政府企圖利用家長的力量,對整體市民作出監控。本文無意批評家長愛護子女的心,但這種整體社會的家長式專制之風,實不可長。如果把教導子 女的責任推卸給政府,縱容政府的「大家長管治」,實在是不負責任的做法,如此只是把自己的家長責任推卸於他人。倘若我們的下一代學習了這種不負責任的做 法,那香港這個自由都市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要知道自由之弊不在於擁有自由,而在於那自由可以不負責任。近年一些香港市民愈來愈傾向政府的「大家長管治」,由政府決定人民的幸福之路。而某些宗教團 體亦常常希望收窄他人的自由,這樣社會風氣便會良好。但這些見解未免流於膚淺,這只會令市民更加依賴政府,似乎不需要承擔行為的責任,最後就是縱容放縱。

 

 

網民的反撲

 

  無論天羅地網如何綿密,也無法束縛人類天賦對自由的渴望。

 

  在資訊重重封鎖的圍城,內地網民不斷透過「翻牆」軟件追尋六四真相。例如六四歌曲《光榮的抗爭》的作者正是透過「自由門」軟件突破封鎖,才能在youtube中窺見無數六四鎮壓的真相、《自由花》在維園的燭光下盛放的畫面。像很多成功「翻牆」的網民一樣,他不禁淚流滿面,生起敬佩香港人的心,感慨而寫下歌曲,希望各類反封鎖軟件得以傳播,令自由的鮮花從互聯網中往國土盛開。

 

  這無疑是網民的共識,因為在中國網域上出現的「草泥馬」,已被中國網民奉為「網絡十大神獸」之一。一首名為《草泥馬之歌》的兒歌,在youtube的點擊率超過百萬,雖然最後難逃「河蟹」的厄運。但它的反抗,它的犧牲,為中國網絡的反審查行動寫上了幽默的一頁。

 

  草泥馬,是一種生活在「馬勒戈壁」,專吃「臥草」的稀有物種。但由於馬勒戈壁上河蟹橫行,吃光了草泥馬的臥草,一場生態危機即將爆發……其實以上故事及名稱全屬虛構,草泥馬是國語髒話的諧音,網民藉此諷刺網絡現實,希望有一天終於能夠結束網絡封鎖。

 

  或許有人會覺得它充滿了「語言暴力」,實在是誤人子弟云云。但是面對著網絡暴力之上的網絡暴力,這種沒有殺傷力的嬉鬧足何掛齒?各位讀者大概心中有數。在密不透風的環境下,幽默是一種無奈的抗議,也是一種對宿命的自嘲。

 

  談到這種勇於捍衛自由和真理的精神,一定要介紹幾個可敬的中國人的blog

 

1.《重歸沙場》胡佳(http://hujiachina.spaces.live.com

 

  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被捕的胡佳,曾發表一系列文章如《真實的中國與奧運》直斥政權之非。胡佳長期受到政府的監視﹑跟蹤,甚至遭到毒打,去年中國政府更趕在奧運前匆忙將他關進監牢。

 

2.《壹報》翟明磊(http://www.1bao.org

 

  翟明磊以前是《南方周末》的記者,因為無法忍受「本應享有自主權的新聞工作事事受制於政權的操控」,忿而辭去職務,搞起一本叫《民間──行動改變生存》的刊物。當《民間》在07年夏天被政府取締之後,翟明磊就唯有走到中國政府管不到的非中國網域中創辦《壹報》。

 

3.《冉雲飛博客》冉雲飛(http://www.my1510.cn/author.php?ranyunfei

 

  《四川文學》編輯冉雲飛曾經在其博客《匪話連篇》(如今已被關掉)上發表了大量批評四川大地震抗震救災工作的言論,如「提倡宣傳主旋律,其實就是鼓勵造謠」、 「許多官員到災區去撈政治資本,是表演政治秀」、「尤其這個官僚體制,已使許多官員變得冷血且毫無應對危機的能力」等等,受到四川當局重點封殺,他在天 涯、牛博、德賽等網站開設的blog亦先後被關閉。

 

山雨欲來風滿樓

 

   明日的香港,會否是今日的中國?如果香港市民沒有以史為鑒,接受了政府擁有對「淫褻」、「不雅」這種「低俗內容」的詮釋權、封鎖權,並抹殺公民社會的理 性討論。那我們便不難想像這個只會袒護官方的香港政府,只許高官在六四事件上「狗嗡」,不許網民對這種荒謬言論講「不該」。

 

   而我們是否需要在香港版的草泥馬出現後才猛然驚醒呢?在這個非主流電台可以被違憲的《電訊條例》封殺、主流電視台的新聞節目會淪落到自我審查的國際都 會,互聯網大概是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的最後聖地。香港政府將會於下半年舉行《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第二輪諮詢,面對著網絡廿三條的悄然偷渡,看來我們 還需珍惜可以表態的權利,告別家長式專制,捍衛得來不易的自由。

 

 

 

中國境內互聯網監控大事表

 

2000

一些探討人權和民主的網站相繼被關閉,包括《天網尋人》、《公民維權網》、《憲政論衡》等網站。

2002

有防火長城(Grear Firewall)之稱的中國網絡審查系統完成,它大概包含主幹路由器管理一千至三千個敏感關鍵詞或黑名單加以精密的過濾系統,混合預先和動態過濾行動而成,還有最基本在國家入口網關作IP地址封鎖,至到域名劫持,甚至有組織的黑客行動。

2005

「金盾工程」正式投入使用,名義上是公安自動化系統,實際包括一個綜合的、多層的、包括網絡各個環節的網絡封鎖和監視系統,涉及技術(電信與網絡服務提供商)、行政、公安、國安、宣傳等多個部門的系統工程,並且成立網絡安全監察局。

由哈佛法學院、劍橋大學和多倫多大學共同組建的「開放網絡促進會」(OpenNet Initiative)發表了一份關於中國網絡封鎖的研究報告。報告稱:「中國的網絡過濾系統是全世界最發達的。比起其他有些國家的類似系統,中國的網絡過濾範圍廣,手法細緻,並且效果顯著。整個制度包括多層次的法律限制和技術控制,牽扯到眾多的國家機構,以及成千上萬的政府職員和企業員工。」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20042005年中國互聯網過濾報告》,在大陸,不能登錄的色情網站只佔在10%左右,也就是說,90%的色情網站可以登錄,但是要登錄上疆獨、藏獨、六四等政治性網站則是難過登天。

2006

中國政府開始招募網絡監督員,他們定期接受相關部門的指導,利用業餘時間監察網絡出現的「不文明行為、違法和不良信息」,及時通過電話、電子郵件、不定期參加會議等方式向相關單位提出監察意見。

 

中國政府要求境內所有網站主辦者必須為網站提供備案登記。無論是企、事業單位網站,或是個人網站,都必須在備案時提供有效證件號碼。

2007

因從事互聯網活動而被監禁的中國人目前已達65人,其中多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被逮捕,其中包括著名社會運動家胡佳。

 

中國政府以「網站出現大量違規的文章」為由,中斷了藍芒科技以及中客科技1600多台服務器,上萬個網站受到影響。

2008

奧運期間曾經有一些敏感網站得到短期的解除屏蔽,不過,奧運會結束數月後,中國政府對海外新聞網站的封鎖又重新開始。

 

網絡實名制立法進程啟動。

 

規定互聯網視聽服務的企業必須為國有,非國有獨資或者國有控股企業不能再經營互聯網視聽服務。

 

香港政府推出《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諮詢文件,其中建議包括立法強制互聯網服務供應商提供過濾軟件服務、先輸入信用卡資料方法核實瀏覽人士身份。

2009

中國政府發出「反低俗」動員令,關閉的網站已超過1600個,其中包括牛博、天涯、凱迪、貓眼等網站,並且禁止連結視頻網站youtube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