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學生禁食64小時

盼鼓勵同學發聲

文:古

 

上月21日,一批嶺大學生,為回應六四事件,發起了「自發6 4小時自由表達行動」。三名發起人在校園的廣場,連續禁食64小時,在這段期間內,亦進行了行為藝術、分享會、裝置藝術、集體創作等行動。

發起人之一亞東指,採取「禁食」而不是「絕食」,是因為原因不同:「『絕食』通常是你在爭取某些東西、有一個對象的時候,我們會叫『絕食』;『禁食』則是種比較內向、指向自身的行為。我們禁食,是要去思考、反思。」

關於反思與思考的內涵,是次行動強調了「空間創造」與「自發參與」,亞東說就以嶺南為例, 他們要申請地方辦活動,由申請至得知結果,需經67重行政程序,起碼需時10天。他質疑那不是只屬於一小撮人的空間,「點解要有咁多程序,去限制人的自發性呢?」他進而指,整個香港都是這樣被管理,以致我們唯一可以自主的空間,就是在家裡。於是他問:「我們今天給人說被動、不關心時事、犬儒,究竟那純粹是我們責任,還是程序制度、社會都有一些因素在影響我們呢?」他指他們除了是使用這個空間,亦是希望作為走出第一步的人,開放這個空間,邀請其他一起參與,希望藉此突破一些被動與犬儒的狀況。

另一發起人司律,則希望藉此活動,喚起同學的記憶,亦希望讓一些未接觸過六四的人,可以認識當年的事。他指,活動不只是針對嶺南的同學,「如果學界以至社會大眾,會參與這次活動,從而喚起他們的記憶,也是重要的。」他說,這個活動的特別之處,在於強調自發參與, 在於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去發揮你的想法,而這個自由的空間,正是當年八九民運所爭取的。他說,現在我們寧願成為沉默的大多數也不願發聲,「似乎是辜負了八九年學生的努力」。

問及這接近三天的時間裡有甚麼感受,亞東提出了數點觀察。他說發覺大家是需要熱身的,例如他製作了一架坦克車的artwork,要在完成後,同學才再加上其他東西,又或在活動後期會有比較多人參與,都表示自發之下亦需有人作示範。另外,整個活動亦有很多人以不同形式支持,亦自發地填補某些位置,如買水又或充當翻譯等。他又說,活動途中接觸了不少內地生,他們反而會比香港學生更關心,而且會持平的與你討論,和一般想像的狀況不同。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