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蹤了的空間

文:陳寶

———

馬國明 :《路邊政治經濟學》

編輯:陳景輝

出版社: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

週末跟朋友約會,都離不開「行街、睇戲、食飯」。很多時候,商場是可以滿足我們這三個願望的場所,商場已成為不少香港人生活不可或缺的消費地點。在發展主義當道的情況下,本書的作者馬國明希望讀者去捕捉草根平民於街頭的生活狀況,並嘗試勾畫出在香港發展所帶來的問題。

商場貌似可以滿足我們日常生活的需要,作為一個生活的中心,但其實我們不過是活在一個籠裡面。在不同地區的商場內,我們都發現一定會有大型連鎖商店,例如百佳、星巴克、麥記……我們很難區別得出商場與商場之間的特色差異到底有多大,我們只是在一間間被管理層篩選過的店舖裡面作出選擇。

除此以外,商場規劃的方式令我們開始習慣生活在門禁社區(gated commu­nity)內,每個門禁社區都是一個孤島。門禁社區這個看似抽象的概念其實正在我們身邊發生,九龍站的圓方廣場就是最貼切不過的例子。要抵達圓方廣場最方便的就是搭港鐵,它的設計就是要拒絕接納步行到該地這個選擇,因為規劃的時候,用戶已被預設成不需要「行街」,區內的露天環境對規劃者來說根本毫不重要。

而眼見香港不斷興建巨型商場,銅板的另一面不就是政府不斷打壓靠街邊工作的基層的情況嗎?作者不斷描寫街的片段,諸如小販不斷被食環署人員驅趕。香港一直信奉的「自由市場」教條,在小販這一行業竟不適用,小販必須拿取「城市主人」的認可牌照,才可以維持他們的生計,可是發牌的前提是要遵守秩序,所有可能違反秩序的「城市小人物」都不允許停留在城市中心。

當「城市小人物」不斷被趕走,熟食小販賣的牛什、糯米飯的香氣也隨之在街頭巷尾消失,也看不到小販即席製作花生糖等小食的「表演」。作者覺得可惜的不單是感官對食物的敏感度下降,還有是他與小販談話時得到的知識,在攤擋購買食物時小販也不忘教他諸如雲耳和木耳的分別,甚至進一步說明烹調的技巧等等。

那時,購物不單是純粹的消費,而是互補不足的社交活動,一個個社區網絡就在談笑間不著痕跡地形成。然而,街道規劃者在近年用發牌制度、沒收小販的工具這些手段令他們無以為繼,為的是重整一套新的秩序不斷打壓我們對社區經濟的想像,迫我們進入一套「上流社會」的消費模式,在他們認為潔淨、整齊的商場內消費。

最後,我們的街道變得越來越整潔,整潔得區內的特色也隨之而消失,正如作者在〈荃灣的童年〉所寫兒時看到的荃灣:大光明戲院的巨型廣告牌承受不了時代巨輪的轉動而遭拆毀、在戲院旁的涼茶鋪所播放的歌曲也成絕響。作者寫下這些有關連的生活圖像,引發讀者思想人與城市歷史有機的關連,希望挽回不斷被侵蝕的小市民生活舞台──路邊。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