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創未來

女工同心合作社九週年紀事

 

文 : 林曦華

 

女工同心合作社位於中大本部范克廉樓地下低層,坐擁池畔美景,毗鄰學生活動中心,九年來一直是眾同學消飢解饞的好去處。女工合作社於八月底終於續約成功,九年以來,女工合作社歷經了不少風浪,至今仍然穩站於中大校園,女工合作社社員(下簡稱社員)都表示,這有賴校方給予機會(真係俾面),以及學生與團體的有力支持。

 

女工同心合作社,成立於二零零一年,每三年必須向校方申請續約。談到續約問題,社員阿珍說,最初今年大家也沒太大期望,這並非大家對自己沒信心,而是關於三年前的一次續約。

 

三年又三年

 

「三年前嗰次,我哋真係患得患失,緊張左大半年。學校又有自己嘅理念啦,想幫助啲弱勢社群,我哋都明白嘅。嗰時學校拋咗好多問題出黎咖,話點解係要俾妳地(女工合作社)唔係俾其他團體,人地做半年就換一批新人黎訓練囉喎,有效率好多,妳地黎黎去去都係呢十個。」

 

由於當時委員會中的陳健民教授與兩名學生會的代表不斷向校方遊說,講解合作社理念及意義,學生會又想要一套方法為合作社「計分」,合作社剛好以一分之微獲勝,成功續約。然而校方亦開出了條件,拋出了一個「三年/ 五年」方案,要合作社選擇。選三年的話,三年之後再將合約公開競投,選五年的話,合作社做滿五年就要捲鋪蓋走人。

 

「我哋揀左三年。哎做完三年先算啦,起碼叫做仲有個機會嘛。揀五年,機會都冇埋。」

對阿珍以及一眾社員來說,合作社並非單純的生計問題,亦在於能否實踐共同參與、共同決策、共同討論、去除中間剝削等理念性的問題,是以能否繼續在營運,對他們來說意義重大。

 

因為三年前的經驗,現在面對新的續約問題,大家都有點氣餒。六七月的時候,不少社員都已經打定輸數。這也難怪,委員會方面,曾經協助她們的陳健民教授走了,學生會代表也只剩下一個席位。際此時機,校方加開了很多新條件,例如資助減少了,今年開始水電煤雜費要合作社自己負擔、要交租(校方稱之為「地租」)、要為特更同學購買保險,更被要求「創新目標」,尋求發展。

 

特更同學並非員工,更非兼職,是一群關注女工合作社及合作社運動的同學。婦女們並非住在中大附近,因此十一時左右便需要離開,趕著乘車回家。而校方曾要求女工合作社延長營業時間至十一時半,這令婦女們大皺眉頭。後來中大基層關注組及學生會好些同學來幫忙「頂更」,令婦女既可回家休息,合作社亦能達成學校提出的指標。今次續約,校方提出為特更同學購買保險,美其名曰「對特更同學負責任」,雖難逃「以為特更是兼職僱員」的猜疑,但婦女們亦覺應然。至於其他條款,她們經過商議後,亦認為需要面對。

 

「當初我地都有人覺得難做咖,不過我地開會傾過都覺得要做落去。」阿珍補充道。她們認為十個婦女一齊努力,生存了八年,並非簡單的事,而同學們的支持,更令他們覺得必需要撐住,成為推動她們繼續走下去的其中一種動力。」所以十個婦女齊齊開會,硬著頭皮交上了標書。最後,標書通過了,女工同心合作社,仍然繼續服務眾同學。

 

理念與現實並存

那麼「合作社」是怎麼回事呢?據社員們的看法,就是一個講求共同參與決策、一起討論各項大小問題、透過社員參與管理而取消中間剝削的一個理念。而理念,需要有人推行才可以成為運動,中大女工同心合作社作為一間小賣店,她同是亦是一個運動,當中的參與者,除了一眾婦女社員外,還有一位胡美蓮。

 

胡美蓮是香港婦女勞工協會(下稱女工會)總幹事,亦是女工同心合作社的推手之一,九年來一直見證女工同心合作社的進步,以及每位社員的變化。美蓮認為合作社並非單純的「小生意」,合作社的角色主要有三部份,即業務、工會、團體。

 

業務所指的是合作社的營運,美蓮認為合作社在這方面相當獨立。按社員們的說法,無論編更、訂貨已有完好分工,各有崗位,人工及利潤的分配亦是透過開會討論達成共識。一切都是自己話事、大家自治。然而,如果純粹是一盤生意,那麼利害關係就會沖昏頭腦,所以,合作社另一個角色是「工會」。所謂工會,是指決策過程強調內部民主,以建立關係及反覆討論,取代冷冰冰的投票。事實上,社員們的開會的確很少投票,遇有需要決定的事情,都是大伙商討再作出決定,如有反對意見,亦會給反對者陳述己見及遊說的機會。而背後的原因,美蓮說是「一字咁淺」︰「基層婦女本身都係社會上嘅弱勢,我哋成日話社會唔聽弱勢嘅聲音,所以當我地自己開會時,我哋唔可以講一套做一套,要俾持反對意見嘅人一個講述同遊說嘅機會。」而合作社開會亦十分頻密,為處理日常營運以至觀念意識等問題,他們每兩三個月甚至一個月開一次會,早期的時候,一個月多次的密集會議亦所在多有。

 

最後就是團體了。究竟一間合作社如何又是一個團體?美蓮說,大抵是指合作社作為運動,以及介入其他社會運動的身份。比如說賣有機產品,大家都知道有機產品可能都較貴,拿回來賣利潤不多,甚至蝕本,那麼為甚麼賺得少或者蝕本還要賣呢?這當中的考慮就關乎到一個運動的視角︰即是當合作社是商店、工會、團體的總合體,那麼當作出作出決定的時候,就不能單單考慮商業層面,還要顧及到另外兩個範疇的立場。以有機產品為例,購買有機產產品,除了保護生態及水質等天然資源外,亦在於直接支持本土家庭式獨立有機農場,令其他人也可以獨自或合作營生,為社會/生活保存更多可能。。開會也並非只為營運,還會討論時事。全民退休保障聯席、合作社聯盟等等,女工合作社都有參與其中。暑假時候,社員們還會回女工會實習,一方面是繼續參與團體生活,另一方面就是建立並實踐女工會與合作社之間的互助關係。

 

那麼,女工會除了協助合作社成立外,還負擔了甚麼?美蓮說大抵是提出多一個角度予社員們思考,以及在討論社會性議題是,令社員們明白是基於甚麼在思考,簡單來說,就是理念、價值觀的問題,而當中準則,就是「過到自己」。美蓮認為︰「日常業務都會牽涉到理念問題,如果你提出一樣野,自己都唔信,過唔到自己,冇判定準則,咁好難傾落去。」以前述的有機產品為例,為甚麼蝕本還要做呢?如果將賺錢當作整個合作社的最終目標,那麼就會將團體生活倒退回利害關係,這於大伙無益,而甚麼理念呀有機呀那些也不用做了,但這不是社員及女工會希望見到的,所以要令大家都清晰自己的路線,才能公平地展開對話及討論。

 

明日陰晴未定

 

女工同心合作社立足中大已經九年,九年之間除了學生與團體的幫忙外,最重要的,就是女工們的勇氣。學校口講幫助弱勢社群,卻只提供一個舖位予團體競投,面對這個難題,女工們亦捱過了,同時亦提出學校如真心希望幫助弱勢社群,可考慮增設類似的地方令大家有生存空間。另外,社員們還堅持將她們能夠做到最好的給各位同學。最好的,不單指自己加工過的好味豉油、不單指大大隻的雞髀,還有她們母親般的關懷。我相信,離家以後,這種關懷,益發使我感受到有人關心的滋味,那是一種在家或者校門以外,久未嚐到的況味。零九年,她們為自己想了一句口號──「擕手創未來」。希望我也有機會,與正在閱讀的每一個你,一起參與這個值得期待的未來。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