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  「美的教育」前言 黃靜  「美」是甚麼呢?美感經驗的批評與創發可以在現代教育 體制之下被傳授嗎?我們小時候常常聽到「德智體群美」 的老土口號,今天可以被複製成響亮的聲音,在廣大柔軟 的馬料水土地上播放嗎?新亞書院搞的美術系是不是仍舊 念念不忘發揚中國文化?帶著一百個問號,我們希望,這 個專題,可以啟發你,和我們,再得到二三四百個更流動 、更惶惑的,問號。  陳育強,中大藝術系畢業的中大藝術系教授;他的〈關於 藝術教育的兩種觀點〉,正是我們的第一個領隊。他以巴 特的鐵塔比喻,闡明面對藝術的兩個分裂而又共存的角度 ︰從鐵塔外面觀賞,藝術是知識,例如技巧歷史理論;坐 在鐵塔裏面喝咖啡時,藝術就變成了生活態度,一個屬於 自己的立足點。這兩項藝術教育的「內容」,陳對前者充 滿懷疑,並同時覺得後者是冇得教的——「每個人在製造 自己的景觀,並綜合個別的觀景經驗。這部分的藝術經驗 ,既不統一,又不能教導,但是,可以學習。」而他,唯 有希望學生自己找尋他們的將來,創造連他也不欣賞不了 解的藝術。陳的疑惑是教育裏的大問題,究竟創作與發現 與感悟有冇得「教」呢?有冇可能掉轉頭——從有距離的 批判去教?在體制裏老師如何去鼓勵甚至「開拓」個人差 異?  石家豪,藝術系校友(下稱藝術友);他的〈FINE畢業展 2000〉,是篇訪問稿,訪問在畢業展中參與創作的四位畢 業生,叫他們講下作品的發展經過。江記拍了短片並在拍 攝過程中發覺可以略去模仿電影的手法,阿Bell以傘子造 雕塑去滿足用日用品加以創作的願望,Sephine利用畢業展 去探索自己的圓形癖好,郭瑛利用重複去營建作品的力量 。而石則說︰同學的作品對彼此都應該有特殊而深刻的意 義並非觀眾和讀者可以理解。  梁寶山,也是藝術友;她的〈新亞藝術系同學再獲雙年獎 殊榮〉一點都算不上嚴格的藝術評論,個個都話似鱔稿。 不過點都好,文中簡潔而又圖文並茂地介紹了幾位藝術友 的得獎作品;或者加加埋埋,我們對藝術系作品的梗概會 有多少少唔同o既想像。市政局的當代藝術雙年獎算是一種 對中大藝術系的承認吧,而梁引述評審的說法,「大部分 參賽作品都極具社會意識」。這跟石校友描寫畢業展的焦 點,又截然不同了。  最後一組雜音是我們幾個編輯跟呂振光教授和幾位藝術友 (梁寶山、文晶瑩、洪強)做的訪問。呂振光說,政府的 教育好悶蛋的,將搞藝術的人塑造成窮鬼啊,又唔講下張 大千,幾有錢幾講生活享受……問o左好多問題,答o左好 多答案,於是再唔明,再問,傾左三個幾鐘……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