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綺貞:太陽募款限定單曲

 

國語/添翼創越工作室

發行日期:2009-10-19

文:許文彪

 

如果這篇東西僅僅因為她落力賑災而寫,這的確對其他歌手不公平,君不見年年東華博愛仁濟,又或者地震水災,香港歌手會一致地出來唱些勵志歌曲如《一點燭光》、《真心英雄》募款(雖然之後d歌手都係唱返自己d完全唔關事ge歌,好鬼正);如果僅僅因為她的歌曲動聽而一寫再寫,這也對其他歌手不公平,畢竟動聽的不只蔡琴、Susan Wong或者莫華倫。只是,能把生活與音樂兩者連繫上的,我還是覺得要寫一寫陳綺貞。

 

生活-音樂

 

人說陳綺貞的歌要獨自一人靜靜地躲在被窩裡感受。這固然是對的。失戀時要聽著《告訴我》、凌晨時份播《小塵埃》、細雨綿綿時又會想起《雨天的尾巴》,閉上眼,真的會神馳在陰晴不定的淡水河口。獨自旅行時又總想到《旅行的意義》和《華麗的冒險》,反省著戀愛到底是不是只是人類害怕《還是會寂寞》。自然還有更多的同感、獨特的體會或其他,這也不是幾隻字可以窮盡。

 

說穿了,太陽也是這種對生活極度敏感、細心和偏執的延續。綺貞寫道:「《太陽》/這首歌/是幾年前的一個冬夜/對著鏡子/心中灰暗卑微的我 和心中另一個溫暖光明的我/簡短誠實的對話/總渴望在真實的人生中/能有一次 活出一個完整單純而不再懷疑的自我」。難怪太陽整首歌的「你」和「我」如此糾結凌亂,原來是她的自我掙扎,也帶出她那「小心維護的夢」,其實就是她一直保護的信仰。即使在消失前,從心底也希望得到它。這個夢,也許就是她相信「心中只有自己的人/生命是不可能完整的」。她的聲音依舊溫柔,但不再只是那個冬菇頭的小女孩。

 

老套講句,創作的源頭是生活。如果我們喜歡獨立音樂,僅是為了獨立而獨立,或者用來裝飾自己的品味,似乎都是失焦的;喜歡獨立,也不是因為要求太高,而只是很簡單的要求:要求一點堅持。那麼陳綺貞抑或陳珊妮抑或伍佰,也不過是堅持唱忠於自己的歌,拒絕把商業凌駕創作。這合情合理之事,居然在這時代這城市變得難能可貴,甚至會問:「你係唔係扮清高呀?」究其原因,香港唱片工業的流水作業、唱作分工,早已令大家習慣視音樂為消費品,把生活與音樂斷開。也許偶然包裝幾個唱作實力歌手,外表獨立有性格,卻最終只能跟著唱片公司市場部門走。每一步,都是商業決定。

 

救災為了什麼?

 

不要誤會,香港式賑災表演縱使十分商業化,但欠缺的從來不是善心。問題是:這種善心只是一種隔岸觀火並且自我感覺良好的善心。豆腐渣工程,他們不理;離譜的貧富懸殊,他們不管。可做的太多,而那些熱心公益的歌手,為什麼總要夥拍電視台、遵循一定的形式做善事呢?更何況,只要你到Youtube去看李克勤在八九年民主歌聲獻中華的表演和留意一下他在零九年慶祝中共建政六十年的演唱,你就知道救災也許純粹為了出show。反觀臺灣八八水災發生不久,陳綺貞已在其博客發帖,幫助聯絡民間物資,運往臺灣南部;而正當水災漸漸遠去,正如沒有人記得去年汶川地震那樣,她又開始義賣這首太陽單曲去幫助那些山區受災學童。當然,你可以說是公關宣傳技巧,但身後沒有大唱片公司的她,藉著網路力量,親力親為,自發地組織動員救災,是不是對本地歌手有點啟示呢?

 

邪惡的陳綺貞

 

是的,說了她那麼多的好話,其實想講的是:她很邪惡。她可以游手好閒地賣自製的Demo,到墾丁的海邊街頭演唱。每隔一兩年,不管是唱片還是演唱會,總之她狠狠地賺了樂迷一大筆,然後消失在媒體的視野中,四處去旅行。有時躲在家中積累她對生活的感悟,有時在早餐店看一整個上午報紙。引人入勝的是,臺灣的土壤可以讓一個女孩終日只為自己的興趣而生活,不可謂不神奇。起碼,在我們的「出路」裡,我們將來要做的,是要跟另外六百幾個大學畢業生去爭一份政府工,或者朝九晚五、或者朝十晚三。沒有他途。陳綺貞,我妒忌妳。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