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校長之校政風雲

高錕

李國章

金耀基

劉遵義

1987-1996

1996-2002

2002-2004

2004-1010

1988

 

教統會發表《第三號報告書》,要求中大「四改三」,中大師生強烈反對,當時學生到中環遮打花園靜坐,高校長亦前往聲援。後來校方推出彈性學分制變相四改三,在新制下,只在三年內修足學分已可畢業。

 

 

1993

 

高錕獲委任港事顧問,時中英就香港回歸的討論還未明朗,中大師生高度關注,並發起論壇及集會質詢高錕為何出任中方設定的港事顧問。

 

2000

 

李國章校長頒發榮譽博士銜頭予時任新加坡國務資的李光耀。此舉激起中大師生不滿,認為素有人文關懷傳統的中文大學,決不應將榮譽博士銜頭頒予一名東南亞專權政客。

 

 

2002

 

李國章在一電台節目中表示,早於1998年時已與當時科大校長吳家瑋就兩大合併達成共識,惜中大教職員反對,致計劃胎死腹中。李國章又稱,如計劃由政府推行,勢必「水到渠成」。他又稱曾向撰寫《高等教育報告書》的宋達能建議「八大合作」的可能性,並懷疑香港是否需要八所大學。八大之間亦可按科目、類型、強弱項等選擇合併對象,做到「門當戶對」。

 

同年八月一日,李國章轉任香港教育統籌局局長,以局長身份繼續推動中科大合併計劃。

 

2002

 

前中大校長、時任教統局局長的李國章提出中大科大合併言論,中大校方成立專責小組研究合併「可能性」。幹事會、多位老師及同學提出要求此等大事應由全體老師、同學、職員投票公決,惟金耀基校長指研究小組有充份代表性,不需以投票方式公決。

 

 

2004

 

中大八個學系因大學資助被削減而需面臨合併或停辦,受影響學生達700人。校長金耀基更在「學系及課程整合交流會」後,不理幹事會同學欲遞交有五百人聯署的請願信,欲上車離開。有同學攔住汽車,但被校方人員攔阻,而在爭執間一女學生被推倒在汽車旁邊,金校長未有著令司機停車,反而繼續前進,逕自揚長而去,事後又對受傷同學表示慰問。

 

2007

 

學院院長改委任制──中大校內各學院院長原本由院內成員推選產生,劉遵義校長取消推選制,改為校長委任。

 

情色版事件──中大校方在缺席聆訊、淫審處未作裁決前,率先向12位中大學生報編委同學發出警告信,後受輿論指責,改稱之為「勸戒信」。

 

校園發展計劃──早於20069月,校方已邀四間建築公司計劃未來十五年校園發展,並只進行一個月諮詢。雖然副校長程伯中在公開論壇中稱將於2008年進行更詳細諮詢,但校方卻將中大新建築物拆件逐一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只對員生進行「對新建築的意見」的假諮詢。今年四月校方更表明不會就2012前的項目進行諮詢。

 

董建華獲頒榮譽博士──中大校方決向董建華頒受榮譽博士,近三千人聯署反對有關頒受。劉遵義於2008年獲委任為全國政協委員,被質疑為「政治交易」。

 

校巴收費事件──校方於本年突要求非教職員及學生需繳付車資,被指漠視中大外判員工、校友及公眾使用服務的權利,後被踢爆校巴屬無牌收費,校方才撤回收費安排。

 

教務會改組事件──校方在交予教資會的「中大質檢報告」中選擇性地表示將會大幅削減校董會及教務會人數,以及更改選舉辦法。新建議卻提議裁減非行政機構成員,原本應被監察的大學行政機構成員卻一律留任,意在增力高層權力。

 

2008

教務會取消學生代表議席──如題,校方大開民主倒車,學生聲音及權力被取消,匪夷所思。

 

烽火台事件──十一月《蘋果日報》報導中大因擴建圖書館而計劃拆卸烽火台及「仲門」,中大師生及校友才首次得悉事件。關注烽火台聯席「烽煙四起」及中大學生會於翌週舉辦論壇,近三百人出席,三千人聯署反對清拆。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