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北區夢工場

文:嘉寶

零八年六月,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規劃署展開了「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該項研究的目的是去制定新界東北「三合一新發展區」(古洞北、粉嶺北及坪輋/打鼓嶺)的土地用途。政府要發展「三合一新發展區」主要有兩大原因,香港2030年的人口將會預計由現時的700萬增加至840萬,新界東北的新發展區可吸納其中的13萬人口,此為一。第二,「三合一新發展區」可以提供土地,推動「煲呔曾」今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六大產業,利用新界北地理上毗連跨境設備的優勢。與其說是配合珠三角區域融合,不如說是逼遷村民來騰空土地建豪宅,吸引大陸富豪來港消費。官員已表示是項工程會於2014年動工,發展得如此急切, 我不禁要插一句咀:「點發展先?」

入夢步驟:用天水圍規劃作假對立

哪怕讓一萬步,不就發展的原因作深入討論, 新界北的發展模式的確十分嚇人。當下政府思考新界北的發展模式,是以天水圍的規劃作為對象, 然而這個思維不過是在攻擊稻草人,容我引用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周達明的說法去闡明:天水圍的規劃由於公屋比例高,繼而社區設施追不上人口增長, 最終區內的就業機會大大不夠該區的勞動需求。所以「三合一新發展區」就要吸取前車之鑑,減少興建公屋,以粉嶺北做例, 其公私營房屋比例就應為41:59。

我不得不承認天水圍的規劃真的是前車可鑑,當地的區民在該區真的很難找到工作機會, 常常要付上高昂的交通費乘長途巴士到市區工作。可是政府用天水圍的規劃作對照的話,不就應該發放交通津貼給基層市民嗎?不就應該在增設社區設施諸如醫院、圖書館,去增加就業機會嗎?多興建私人樓宇跟就業機會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嗎?即使建造「三合一新發展區」可以增加就業機會,都不過是銷售員、建築工人,這些是長期且穩定的工種嗎?面對以上的詰問, 我想政府打死也不願公開其潛藏的答案:以增加興建私人樓作為新界北的發展模式,其實不過是官商勾結又一例證。

你唔係發緊夢, 新界北都會有個時代廣場

增建私人樓的後著會是什麼?可想而知,就是興建一個商場讓新遷移入新界北的中產消費。這個建於「三合一新發展區」的商場,規劃署早已名言是會跟銅鑼灣時代廣場不遑多讓,目的是方便內地居民來港消費。以副規劃署長梁焯輝引述深圳官員的言論,就正好表達對發展新界北的渴想:希望可更便捷到香港吃喝玩樂,但卻想節省由深圳到中環的時間,所以在新發展區設有具規模的商場就應該有市場。對,市場,這是誰的市場? 在新界北「義無反顧」地城市化, 我們到底犧牲了什麼?

你唔係發緊夢, 農業就黎會係新界收皮

女性主義地理學者Linda Mc¬Dowell曾提出一種以男性本位的城市意象。這個意象是基於城市是一個可以集中資本和勞動力的地方,可以「繁榮穩定」的發展,促進資本累積;反之鄉郊卻是「不善生產」的地方。按此推演,鄉郊就當然是從屬的女性空間,從屬的鄉郊必須合法化當下的城市發展邏輯, 而合理化的方式就是為城市發展提供資源。然則,新界鄉郊不被看待為具主體性的空間,繼而它不能保留一套自主的經濟、社區及生活方式。倘若將這個意象放在香港當下的城市發展脈絡去觀察之,正好反映新界北在城鄉關係所屬的位置。

如果我們仍用以上的主從城鄉關係去思考,新界的發展模式會是一個怎樣的格局? 當地產業佔據著發展邏輯一個極重要的位置時,香港政府當然希望新界農業「自然衰落」,遂用原有的農地進行「產業升呢」。「放棄農業,發展六大產業」正是香港自家製的「進步發展觀」。換言之,政府不會視農村和郊區為香港的一部份,繼而將新界都市化。

可是當新界發展到體無完膚的時候,我們是否應停下來問:「我們要不要一個綠油油的新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我們就得跳出這主從城鄉關係框架去思考新界的發展模式,守護著城鄉的疆界。可是在當下的城市發展邏輯,我們在在見證回歸後的特區政府從沒有將農業發展列入考慮之列,甚至打壓之。以下我想簡略勾勒出導致上述主從城鄉關係的經濟因素。

你唔係發緊夢, 董伯伯喺「三合一新發展區」顯靈

根據農業地理學者Chris Air¬riess所紀錄,粉嶺是戰後以來全港最大的「農業生產大寨」,可是自回歸以後新界農地面積急速下降。翻查政府數據,發現九七至零七年間,香港的農地由7490畝遞減至6090畝,總共有23%農地無故消失。

「無故消失」咁神奇?不如大家估下到底係邊位施展大魔法啦?

新界城市化的趨勢其實由來已久,不過要知道施展大魔法的源頭,就要追溯「三合一新發展區」的發起人董伯伯,他在九八年的施政報提出這個概念之後,之於新界北的土地的升值潛力大大提高,地產商都紛紛湧到該區發展,隨後新市鎮的高樓大廈紛紛登陸新界北。由於一幢幢的高樓建於農地周邊, 令農戶失去天然的陽光;再者,原有的水源亦逐一被政府收回,致使新界北農戶無法繼續耕作,村民不能再以務農為生。

地產商左手起高樓住宅的同時,右手就進行大型的收地行動。政府當然維持固有的「小政府」角色,不會干預地產商的收購行動,原因太簡單,因為地價收入主宰整個庫房的命脈,政府的地價收入主要由三部份組成,包括轉土地用途的補地價收入、賣地以及物業發展的私人協商批地。即使08-09 財政年度上半年比07-08同期大減達70%,仍然有124.31億元的收入。相較於漁農署公佈的農業生產總值只有6.78億元的時候,政府在地產商的收地過程自然「隻眼開,隻眼閉」。於是在「三合一新發展區」的提案底下,地產商除間接謀殺農業之外,亦同時威迫利誘當地的農戶遷走。

你真係唔係發緊夢,係香港都可以有兩蚊一呎地

即使我再讓一萬步,認定新界從屬於城市主導的發展觀並沒有問題,我想大家也不會反對新界北的居民得到合理的賠償吧? 可惜在「三合一新發展區」的項目,「地方」再沒有「道理」可言。

土地,以低至兩元的呎價購入農戶的土地。它們這麼賣力當然事出有因,因為政府正式公佈新界北發展藍圖之日,就是地產商坐地起價之時,它們將會以數十倍的「發展價」出售給政府,牟取暴利。又或者,地產商可以在政府規劃圖則下競投發展豪宅、商廈這些高增值的地產項目。呢啲就叫「win-win雙贏」, 贏的只有地產商和地產商。市民呢?

你真係唔係發緊夢,我而家唔洗比面你拆你祠堂

十二月中旬,規劃及發展局於粉嶺聯舉行第二階段「公眾參與諮詢會」。我當日亦在場,近百位新界北的村民示威抗議,台下的市民聲淚俱下,打鼓嶺村、粉嶺及古洞二地的村民陸續向台上的官員表達不滿,重申他們「不遷不拆」的訴求,可是台上的官員 當各地產商得知「三合一新發展區」是打著公私營合作的旗號,它們便一窩蜂著力投資收購這些亦不為所動,直至台下的市民要求他們回應才「遊花園」。

這可稱為諮詢會嗎?的確有諮詢成份,諮詢的核心是如何「如何合理化拆你間祠堂」。對台上的官員來說,拆屋已是發展新界北的前提,不到市民質疑。對官員來說,「人的家園」並不重要, 正所謂「發展是硬道理」!當日官員表示就賠償收地方案、村民安置、環境污染等問題,政府仍「未有定案」,要待規劃開始才議決, 這是否太無稽?官員最後沒有作出任何承諾,只表示會深入考慮與會者意見。

夢醒了……

從「三合一新發展區」及以前的重建發展項目,我們親眼目睹「建設」與「穩定」正式脫鈎,親耳聽到地產商暴發的狂歡和市民的哀號成為我城的發展背景音樂,親身體會到地方再沒有道理可言。我們要介入,阻止我城繼續被政商褻瀆,壓榨市民民脂民膏。你會問,為什麼要介入?因為下一個可能是你的家園。

延伸閱讀:

粉嶺北:有關發展商收地、逼遷、擅改土地利用的事實記述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4865
新界東北發展第二階段諮詢會--政府遊花園耍太極,村民市民見招拆招齊踢爆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5375
農業發展‧自然衰落? —拯救粉嶺北農民家園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dNapUKZ25E
新聞透視《冇王管》2009年10月8日
http://www.youtube.com/user/hkcgghk#p/f/5/MnL1_atYVa4
古洞北新發展區初步發展大綱圖--第二階段公眾諮詢會
http://www.facebook.com/event.php?eid=190122918611&index=1
新界發展概念詞典 —— 略記《新界變陣》研討會內的前沿討論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4364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