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 for Galaxy2

  根據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於去年1月8日公佈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下稱「珠三角發展綱要」),內地政府計劃支持港澳名牌高校在珠三角地區合作辦學,並在2020年前引入3至5所國外知名大學到珠三角地區合辦高等教育機構,建成1至2所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高水平大學。

  事隔一年,今年1月21日傳出中大與深圳市政府有意在深圳合辦「中大深圳學院」的消息。報道指中大有意獨立辦學,但內地現行政策不接受境外大學在內地獨立辦學,廣東省副省長宋海表示,可考慮「變通一下」,中大佔99%股份,省政府則佔1%(註1)。至2月8日,深圳市政府與中大已旋即簽署合作備忘錄,與市內的高校合作辦校,市政府將在用地、校舍和相關配套方面給予大力支援(註2)。

  內地院校與境外機構合作辦學,早有先例可循。最知名者莫過於1994年由上海交通大學與歐洲管理發展基金合辦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合辦課程方面,則有國際名校如華盛頓大學、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與內地合辦的EMBA課程;至於中港合辦的課程,亦有科大-深圳MBA、中大-西安交大EMBA、中大-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會計課程等例子。中大辦「深圳學院」並不是甚麼驚人物事,即使包含了以往較少引進內地的工程、科學等學科,但亦已有科大霍英東研究院的先例。在中大與深圳市政府簽訂備忘錄的同一天,科大經濟學教授雷鼎鳴在報章發表文章,分析中港未來三十年的形勢(註3)。中國大陸從「改革開放」開始起飛,三十年來已由名副其實的第三世界國家爬升至幾可與美國匹敵的準超級強權。雖然內地普遍生活水平仍未及西方的已發展國家,但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卻早成為全球第二。他更估計,中國將在數年內成為GDP最高的第一經濟強國,而人均GDP亦會在三十多年後逼近美國。

  雷教授指出,二十年前香港的GDP是中國的整整四分之一,到了今天卻只是大約百分之四,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已顯然下降。內地精英之間流傳的論調,是香港的生存現在已只能仰著中國內地的鼻息。而他認為,中國大力建設上海成為另一金融中心,更是嚴防美國以經濟手段借香港影響中國的「對沖」策略。若果香港未能維護「無可取代」的招牌,便只能在未來二、三十年在中國與西方的大國政治博弈中委曲求全,隨時成為中央的棄卒,收緊監控,成為二三線的城市。

  無獨有偶,身兼全國政協委員和行政會議成員,最近頻頻往中南海作坐上客的中大校長劉遵義教授,在接受星島日報的訪問時,也指出中國已不需依靠香港,香港要反過來依靠中國。香港要增值,把眼光放在廣東,靠國際網絡等比較優勢與廣東、深圳合作,在泛珠三角「拉生意」(註5)。

  雷教授提出的自保對策,是利用香港「位置、制度和人才的核心優勢」,發展重要的科研產業(註4)。他指中國積極發展科研,仍有不少進步空間,而由於生活水平追不上發達國家,不少高端人才不願回國。除了收入差距,雷教授指香港的自由、文化和學術環境對內地有吸引力,加上地理位置容許他們頻密回國,可吸納這批人才,把香港打造成中國的科研基地。

  誠如雷教授所言,香港的高等教育是一大優勢--彈丸之地,便有三所大學在全球大學排名中穩佔百名之內,大抵僅得倫敦可比。即使比起內地一流大學,香港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升讀海外頂尖大學的機會也遠為優勝。然則,珠三角發展綱要提出引入外地名校,卻正是破解香港優勢的策略。事實上,假若珠三角地區其後能引入排名與中大相若甚至更佳的境外名校合作辦校,既有上海Ceibs等先例,珠三角要在十數年來建立可擠身國際一流水平的院校,並非難事。
  中大深圳學院作為在珠三角發展綱要下合辦院校的第一顆試金石,打從一開始便強調要以境外的中大獨立決策,而辦學的課程和質素都要求與香港主校相同,畢業證書也希望「分不出沙田或深圳」(註6),而其他先後在內地開山立櫃的高等院校,大概也有相類的打算。姑勿論雷教授指中央隨時「撇帳」的陰謀論是否屬實,但這些海外名校在珠三角設立分校後,香港作為內地學生走出國際跳板的位置,肯定會被削弱。
  已成為中南海入幕之賓的劉校長,大概也心裡有數吧?

註1:〈香港中文大學有意落戶深圳〉,《新快日報》,2010年1月21日。
註2:〈市政府與香港中文大學簽署教育合作備忘錄〉,《深圳特特報》,2010年2月8日。
註3:雷鼎鳴:〈未來三十年的中港博弈〉,《信報》,2010年2月8日。
註4:雷鼎鳴:〈利用優勢,確保香港不可取代的地位〉,《信報》,2010年2月22日。
註5:〈「拉住廣東 香港有前途」 劉遵義:一億人口市場已經足夠〉,《星島日報》,2010年2月19日。
註6:〈 中大深建分校初步評估完成擬合作辦學 深圳支持土地及基建費用〉,《文匯報》,2010年2月2日。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