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馬頭圍道塌樓之後,市區重建局將土瓜灣樓現場及附近共三十三幢樓宇同時納入重建範圍。可是受重建影響的店舖東主批評,市建局用《土地收回條例》收樓是強奪市民財產。大家會問:「重建不是為舊區居民而做的嗎?」。由是,中大學生報特設【市局重建 以X為本】專題去解答大家的疑難。

先有笑希嬉寫下六問六答為重建問題正本清源:首先梳解市建局這個機構的特性,繼而指出重建與居民的穩定不再有必然關係。之後嘉寶指出馬頭圍塌樓事件只是重建悲劇的其中一幕,而策劃重建悲劇的幕後黑手正是市建局與地產商這勾結集團。最後我們嘗試勾勒近年的城市規劃模式:重建後大覆加租令租戶哀鴻遍野、賠償制度雜亂無章、地產商於重建區大撈油水……

希望讀者讀畢這個專題,可以明白到市建局應將居民的生活為大前提,而不應令舊區居民呼天搶地。願馬頭圍的死難者可以安息。

重建KILL and HATE
文:笑希嬉

市建局董事會主席張震遠在上月曾擔當新亞的早會的演講嘉賓,提了不少關於重建十分典型的說法。回家稍為搜集了一些資料,希望可以透過回應以下的問題,讓大家了解市建局是甚麼的一回事。

Q1市建局比私人市場,更顧及社會的利益?

要答這問題,先要知道市建局是甚麼。市建局在2001年由「土地發展公司」升格組成,由政府注資公帑100億,推展市區重建的工作。市建區以商業機構的方式營運,而且主要以跟地產商合作的方法重建,所以張主席所說市建局顧及社會利益,很有可能只是他亦落實不了的空話。另外,雖然市建局可以透過「土地回收條例」利用地政處的公權來執行回收工作,但市建局本身欠缺監察的機構,而且成員皆由行政長官委任,能否顧及社會的整體利益,往往都不是公眾所能監察的了。

Q2 市建局重建/復修殘舊的樓宇,防止市區老化?

市建局本應協助香港10萬板間房和籠屋居民,重建和復修成千上萬的失修舊樓,市建局卻任由投資項目的回報左右重建的優先次序,令很多最迫切需要重建的樓宇得不到重建,很難不給人只顧賺錢的觀感。平時的市建局應該是不會考慮報稱會虧蝕七億元的重建馬頭圍項目,可是今次引起了公眾的關注,市建局只好去馬,但都要多番申明是特事特辦,下不為例。另一個更大問題是,市建局能力有限,卻不斷製造虛假的舊區重建假像。20年內處理225個重建項目的政策目標,10年時間過去,市建局至今只處理了43個重建項目。結果是很多舊樓業主都以為明天就會收他們的單位,所以忽略維修的重要,令香港的市區加快老化。

Q3舊區重建為香港締造優質的城市生活,令香港成為更美好的家園?

令板間房、籠屋和其他不符合香港國際形象的東西盡皆消失,對政府來說可能是解決香港社會問題的一個好方法。因為以上的一切在他們眼中都是社會問題的載體,甚至是問題本身。殊不知,板間房、籠屋等都只是社會問題的顯現。不解決問題的本身,卻只顧消滅這些「不文明」的東西,只是掩耳盜鈴。只會迫使負不起香港高昂租金的低下階層訓街。

Q4重建會改善居民生活?

張震遠先生十分強調他們發放的賠償能大大改善舊區居民的生活,引用他在港大另一論壇的話來說就是the biggest welfare program there is in Hong Kong,香港最大的福利計劃。辜勿論舊區的居民是否如張先生所說,跪求市建局加快重建。事實上,因著重建的地價上升,賠償往往不足以令居民在原區購置相似的單位。張先生相信都會承認以上的事實,所以他在早會時的說法是居民可以選擇搬去其他區。可是搬家所引致的大量問題和社會代價,不又是要居民自行承擔。

Q5賠償的金額合理?

賠償是由市建局自請的估價師進行測量,再選與同區的那類型七年樓做對比,一切的估價都是由市建局說了算。而且,市建局以「個案」方式,一戶一戶傾賠償,而每一戶都不能向其餘被徵收人交換資訊,否則就會面臨控告。這完全是以法律去造成一個資訊不對等的優勢。再加上市建局以商業方式運作,無時無刻都在壓低賠償金額。試問與虎謀皮,焉有生還之理。一段的市民在賠償方面又有甚麼保障可言?

Q6 租戶被業主迫走無可奈可,租屋時應早有準備?

在公佈市區重建起約三日,一般會有人口凍結登記,有登記的業主和租客才可獲得賠償。可是業主往往會為了得到更多的賠償,趕走租客。2009年6月26日,政府刊憲重建順寧道,當中涉及182人,其中就有67人為租戶。由人口凍結開始的三個月,有至少13家租戶被終止租約。由這可看出,租戶被業主迫走絕對是一個市區重建政策的漏洞,市建局的責任不是一句市場規律就抵消得了的。政府不但沒有恰當地放止以上的事情發生,而且拒絕賠償予有在人口凍結時登記、被趕走而在收樓時不再是該單位租客的苦主。香港有至少85萬私人樓宇的租客,而舊區特別多窮租客,現時的問題如果不正面處理,不知會禍延多少人。

問題太多,篇幅太短,就此止住。只想說如果市區重建規劃的工作政府都要假手於地產商,香港只會有更多的馬頭圍。恐怕只有當政府真的強政勵治,願意直視並擔起社區重建規劃的責任時,保育、活化、社區規劃、改善市民的生活才有可能成真,而不再是發展項目的綽頭,或者施政報告中空洞的口號。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