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以下是《中大學生報》在去年十一月發表的聲明,藉此回應沈祖堯被不公開的遴選委員會推薦為校長唯一候選人。雖然校長遴選制度一直都是極端封閉的,師生缺少對校長實質的影響力,但這種長年的密室操作再次出現,無視現代管治機構對透明度的要求,更能突顯爭取校政民主化和落實師生共治的迫切。因為引入民主監督,既是改善大學行政的法門,也能提高同學對校政參與的機會。假如同學們希望能夠自主,不妨就由爭取這些空間開始。

封閉遴選制度 校長呼聲蒙污
中大校長遴選委員會於十月下旬公佈,推薦沈祖堯教授為下任中大校長的唯一候選人。僅僅在五月份裡,只由七人組成的遴選委員會就進行四次不公開的諮詢,其後遴選過程竟把全中大師生、職員、校友蒙在鼓裡,由提名、投票至結果都無從得知。

遴選委員會的成員當中並無前線教職員的代表,學生亦只能在五十多名教務會成員中互選的三個席位中當選,才有機會參與遴選──事實上這機制從來只是選出學院院長或副校長等大學高層作為代表。這個由大學高層壟斷的遴選機制,毫無民意基礎可言。

沈祖堯教授誠然是一位出色的學者,過往擔任大學要職(例如逸夫書院院長)的表現亦值得讓人信賴。惜從這個封閉的遴選機制中選舉出來,令沈教授上任之先,便於最根本處令其蒙上污點。

校長任重道遠 劉氏遺禍無窮
中大是香港以至華文世界舉足輕重的學府,校長一職任重而道遠。但劉遵義校長當政六年,卻令中大校園禍患重重:

在決策機構的層次,劉校長以精簡架構為名,把教務會十多名大學主管人員以外的百多個校務持分者的席位一口氣削至三十餘個,其中包括書院的院務委員、各學系教授和學生代表。與此同時,劉校長亦將新書院院長變為委任制,且不設獨立校董會,變相令新書院完全由大學中央操控。

此外,學院院長本來由院內成員互選產生,以體現學院的自主自決精神。劉校長在2007年取消互選機制,改為由校長直接委任。此舉不單否定了校內民主參與的傳統,更出現院長由海外空降的情況,在缺乏與校內原有教職員的互相理解下,勢必拖累學院的長遠發展和合作。

學生參與的空間亦在劉校長治內大幅縮減:學生會本是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具代表性的有效機制,以往的學生代表一般都通過學生會選任。新的教務會學生委員不但人數減少,更改由校方選任;各個新成立的委員會更規限了學生的主修學科,有個別委員會更由校長高層私下邀任,學生參與徒具形式。

校園規劃是劉校長任內最重大的發展之一,但其決策過程卻由沒有員生代表的委員會與顧問公司私下達成。計劃雖美其名有三個諮詢階段,但所謂的公眾諮詢卻是在議程、框架都由顧問公司和校方高層設定下進行,最終如何處理員生校友表達的意見,亦是無從過問。現時推出的報告,顯見與校方原定計劃相差無幾。

我們所渴望的中大
凡此種種,皆是於封閉制度下高層得以尊橫獨斷帶來之惡果。這些禍患都深刻地警示我們,中大校園需要公開問責、共同參與的機制。我們樂見沈祖堯教授公開表達願意與師生和職員建立溝通的橋樑,更希望沈教授能在任內實現一個走在社會前沿的理想校園。我們希望中大未來能夠:

1.在選舉校長、副校長和學院院長等主管人員的機制中,加入學生和一般教職員的代表,長遠落實更民主的遴選機制;
2.落實校園管治民主化,確立和加強學生及教職員組織代表參與校政決策的地位;
3.在重要的決策機構,包括校董會、教務會、行政及策劃委員會和行政事務委員會,加入由學生組織民選的學生代表;
4.就校園規劃和落實校園發展的事務,訂立透明、公開並容許師生參與的評估機制,確保持份者權益不被忽略;
5.在維護中大的書院制的前提下,確保各新書院在自主性、資源和校政決策上都與現有四個書院擁有平等地位。

第三十九屆中大學生會
中大學生報編輯委員會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三日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