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餅 (菜園村支援組成員)
年初的反高鐵運動,掀起了社會上熱烈討論:跨境基建的諮詢、巨額公帑的使用公義、新界農村的發展狀況、新界原居民與非原居民之間 的不平等關係等等。撥款最後在保皇功能護駕下漠視民意通過,而運動的起點,位於石崗的菜園村現況又如何呢?

自菜園村宣佈重建家園計劃至今,半年已過去。這半年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村民宣佈向政府登記索取賠償,地政署人員進村登記;第二是申請復耕牌,由漁護署及運房局一起處理;第三是買地和規劃的部份,村民四出物色土地,而由支援者牽引的專業團隊則替村民開始做新村規劃。

建村的困難

菜園村是非原居民村落,法定上並沒有替非原居民搬村的規定,遇到拆遷,一般像菜園村這種政府眼中的寮屋,拿到賠償金就應該捲鋪蓋離開。菜園村村民在整個運動中展示的龐大力量,雖然很可惜不能使政府撒回方案,但仍鞏固了村民的心,決定要尋找方法建村共同生活。

農業復耕計劃是政府給予菜園村的賠償選項的其中之一,這本來是漁護處的政策,讓農民在遇拆遷時能覓地重置,但讓政策已多年沒有更新,變得過時,例如舊政策底下農民需要每戶耕一萬四千呎地,在往日來說並不多,但在農業式微的現在,很多地主並不願出租土地,或已把土地改換成貨地或廢車場。在這種情況底下,村民很艱難才透過鄉議局找到比較合適的土地,並向政府承諾會全村集體推行農業計劃,減少要買的土地呎數。

政府雖曾於撥款通過前向村民作出承諾——若村民想住在一起,繼續農耕,會盡量配合——,可是撥款過後,卻對村民申請復耕牌照一事諸多留難。六月及七月,村民四出奔走,去立法會示威及政府總部示威、參與七一遊行、與官員開會,經不斷的努力和施壓,政府才願意放寬對復耕牌照申請的資格。

事情在村民的全力推進下,漸漸有些許進展,可是距離新村得以建成還有很長的路。土地在落成買賣以前,村民要和當地附近的居民作諮詢和溝通。早前有來自台灣的學者來菜園村幫忙村民進行參與式規劃,並看新村基地的水土,風向等等。要建一條村,除了土地平整和房屋設計,還有水源的流向、會否淹水、村中的路能否行車、居所與田地的分配比例、居民房屋的放置、污水處理等等問題。幾十戶村民要一一就這些問題討論、達成共識、作出決定,單是討論已不知花去多少時間。政府設下了十月底前要村民遷出的限期,眼下決是無法實現,在處理眾多問題的同時,仍要向政府申請寬限,讓村民可以先建後拆,延期遷出。

永續香港,齊建菜園

或許我們會問,村民重建家園是他們的事,為何旁人要參與支持?在菜園村村民的奮力發聲下,反高鐵運動得以開展,我城對往日忽視的問題作出檢視、討論。菜園村埋著反高鐵運動的種子,使得參與式民主規劃、繼續耕住合一的生活模式、延續發展多年的社區等的發展理念得以在新村開花結果,對所有香港人來說,有著多重意義。

引用在我們今年所編的七一特刊中一句,為何我們不願再看見社區消失?「市民不再接受被政治特權包庇的資本力量,肆意地消滅和改造平民百姓的生活空間。」拆遷事件還陸續有來,新界多處的非原居民村落,城巿裡的舊區,一群群小巿民的生活尊嚴隨時都會被剝奪。菜園村這棵大樹已被政府抖落不少枝葉,如何讓她在新的土地生活下去?必定是更多人的支持,以及更肥沃的城巿土壤。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