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cho

《公民調查》/導演:艾曉明/拍攝:艾曉明、譚作人、謝貽卉
2009/中國/64分鐘/普通話/中文字幕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譚作人和艾未未等人不滿意政府的川震報告,所以展開獨立調查,尋求真相。《公民調查》就是譚作人和艾未未等人調查過程的紀錄。但《公》不止是一套紀錄片,也是川震調查報告的一部分。譚作人和謝貽卉遇到公安阻撓,一度擔心調查會被中斷,所以在拍攝過程中讀出部分調查內容。《公》以影像和聲音的形式構成川震調查的一部分。《公》作為紀錄媒介的同時,亦豐富文字報告。《公》對譚、艾等人的走訪過程進行紀錄,反映出文字報告以外的事情,如遇難者的心情和志願調查者的經歷,呈現出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生命個體。

由「川震」到「公民」

如果說譚、艾的調查報告重點是「川震」,《公民調查》就是同時針對「川震」和「公民」。公民調查,顧名思義,是以公民的身份去調查一件事。在中國,「公民」這個概念尚在發展初期,十分幼嫩。所以有人對「公民」身份有所意覺,並爭取應得的權利如知情權、言論、出版、遷徙、罷工、出入境等的自由,其實是「走得很前」的。

「走得很前」的人通常不是大多數。參與調查的志願者採訪時,一個中學生問調查有沒有得到政府的批准,可能是對媒體有所戒備,亦可能是老百姓覺得凡事都先要政府的批准。另一人問調查對社會有甚麼影響,他一方面覺得獨立調查對人民是重要的,另一方面卻表示村民都知道死難者的確實數字和資料,對公開事件感到猶豫。當一些人以公民的身份去行使權利時,另一些人——也是大部分人,對「公民」似懂非懂。

或者是他們明知行使公民權利在中國是不可能。在中國,法律允許我們做的,叫合法;法律沒有列明的,就有可能犯法了。在這樣狹窄的空間下,我們擁有的權利非常有限。所以啊,生在中國,要不就乖乖遵從遊戲規則,犧牲自己的權利;要不就嘗試越界,爭取應得的。

中國公民的代價

當然,越界不無代價︰譚作人身陷囹圄,與世隔絕;艾未未遭到警方非法拘禁和毆打,頭痛至要做手術;導演艾曉明出入境受到限制,失去自由。他們不惜代價地追求川震的真相,更遠大的目的就是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他們以自身的行徑,告訴我們何謂「公民」。爭取應得權利、挑戰不合理的法律、擴闊狹隘的法律詮釋,合情嗎﹖又合理嗎﹖譚作人這樣說過,希望透過找尋事實,讓大家知道「做人怎麼做,特別是中國人」。

身在香港的我們,又該怎樣做人呢﹖如果我們對「公民」有所思考,對自己的權利與義務有所疑惑,《公民調查》或許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示。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