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捲雲,雲絲密集、聚合成片,中部有時會有暗影,邊緣部分其捲雲特徵明顯。本欄由本報編委輪流執筆。

「懲教博物館喺邊?」「赤柱半島上少少!」
「咁打鼓嶺新村呢?係咪同打鼓嶺一樣?」「唔係!喺西貢附近,白沙灣落少少。」

這幾天在報社,上述的對話此起彼落。不知情者可能以為編輯們在討論發行地點,或是採訪地點之類,其實那是眾多報社朋友在玩一個名叫「香港地理挑戰」的facebook小遊戲,玩家要在香港地圖點擊題目所示地點。也許這類以香港地理為本的遊戲較為少有,自從遊戲被引進報社的圈子後,只消數天大部分人都已在玩這個遊戲,並獲得不錯的分數。

對我來說,玩這遊戲的最大驚喜,是發現自己對不少地方的位置都有認識。當中有些地方是從家中那本硬皮街道圖認識的,但更多的地方是跟我的某些生活經驗有關。

其中一些地方是我親自到過的,如懲教博物館、塔門、貝澳、舊咖啡灣等。至於打鼓嶺新村、凹頭、歌連臣山等,則是乘車時看到的路牌,其中我對「打鼓嶺新村」的印象最為深刻。小時候經常在電台聽到「打鼓嶺」這個地方,但從不知道是在哪裡。有一次乘小巴入西貢,在轉入西貢公路前,突然看見路牌上寫著「打鼓嶺新村」,便以為打鼓嶺是在那裡。幾年之後,才在一次新聞報道中得知我們平常所說的打鼓嶺是在北區。

及後,我依然以為打鼓嶺新村和北區的打鼓嶺有某些關係,如打鼓嶺新村是打鼓嶺某些村民集體搬村而成的村落,但那裡的幾個屋苑是由別墅群組成,似乎又跟猜測不符。我之後發現,新村所在的那個地區,本就叫做打鼓嶺,只是名字來源不明。至於北區那個打鼓嶺,名字由來是在清朝時,有村民在區內小山丘設一大皮鼓,當附近村民來襲時能擊鼓聚眾防衛,是故該小山丘得名「打鼓嶺」,之後更成為該區的統稱。另外,九龍城亦有一街道名為「打鼓嶺道」。在這條路附近,以前曾有一條村,村民自組更夫隊在城牆上打更報時,以防夜晚盜賊打劫,因而命名為為打鼓嶺村,而在此開發的道路,亦被命名為打鼓嶺道。

大家玩這個遊戲時,除了不斷追求更高的分數外,可能還有「順便熟悉唔同地方喺邊」的心態。知道不同地方在地圖上的位置,或許是一種有用的知識。然而,每個地名都有跟所在地相關的歷史,個人跟地方的關係又源於一些生活經驗。在這個求學工作都充滿競爭,生活上處處受壓迫的時代,又有多少人經常有空到處走走?事實上,香港有很多打工仔每年只有十二天法定假日加七至十四天年假,低於大部分地區,更不用跟法國的五星期年假加十天公眾假期比了。工人又無集體談判權,面對財雄勢大的財團根本無法與之抗爭。或許對很多人來說,熟悉的只有工作和睡覺的共幾平方公里範圍。如果連自己身處的區分都未必有機會到處逛逛,那麼這種「地理知識」,知道打鼓嶺新村在哪裡,又有何意義?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