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西,左翼學會成員,讀了兩年政治系忽覺難分左右,不懂政治,醉心易學;世界觀不斷改變,近來想做個無知的人。

今天,提起聖誕節大概會聯想到派禮物的聖誕老人及一大班人於平安夜出街倒數聖誕節的來臨。但對於非教徒來說,耶穌、聖母等宗教象徵是不重要的話,「聖誕」其實是什麼呢?其實離不開消費的狂熱。一些普通的貨品,例如筆、玩具,只要加上聖誕老人或鹿車圖案便可在聖誕節期間熱賣。

宏觀來說,馬克思將整個消費文化形容為「商品拜物教」,整個資本累積的過程都儼如宗教儀式一樣,有自己的教堂(百貨公司、商場),有傳教士(廣告商、售貨員),有儀式(定期的大減價)。這種意義下的商品只有純粹消費目的,商品本身所隱含的種種社會關係,特別是剝削關係都被遮蓋。例如大部份人買聖誕禮物時,並沒有想過商品生產過程中工人的處境。

去到微觀/個人層面,就算我們有留意工人的工作待遇,一如齊澤克(Slavoj Zizek)指出,商品拜物教不容易靠着批判的自覺來克服,例如社會曾經對富士康工人連環跳樓事件有高度關注,又查出出事的生產線是負責製造iphone,可能當初我們真的有過一刻憤慨,忍住不買iphone,但知情的香港人有因此而抗拒購買iphone嗎?如今聖誕促銷過後,某些左翼社運人士都手握一部呢,為什麼會這麼難克服商品拜物教呢?究竟香港人搶購iphone的熱潮,是慾望的驅使,還是基於真正的需要?如果是真正的需要,其實你有得選擇嗎?

因此商品拜物教不是消費慾多與少的問題,而是商家和媒體塑造的資本主義消費文化只有單一的消費模式。從空間維度來說,銅鑼灣、九龍塘,甚至元朗等商場林立之地,裡面的商店牌子大部份也是連鎖經營;從時間維度來看,連鎖經營的企業每年不斷擴張,進駐商場、地鋪,令我們不得不向大企業進貢。「飲嘢去Starbucks」、「食嘢去板長」、「買衫去IT」、「睇聖誕燈飾去尖東」,於此高度同質化的消費模式下,我們還剩下多少商品、商店、景點的選擇?

商品拜物教除了由商家和媒體一手打造,也需要信徒的信任和源源不斷的奉獻,商品拜物教能否壯大,其實視乎它有沒有得到我們的支持,因此我們作為主體是否接受只有一種標準下的消費模式及美學?消費的生活就只剩下買與賣的關係,哪怕你是買下Fair-trade的產品,也不過是站在消費者角度去考慮事件,其實消費與生產不必然是割裂,你除了Buy nothing,可否Do something?例如,新亞、U gym後有草地供人耕種(詳情可聯絡「綠色天地」),到節日之時何不與友人一起埋下菜或花的種子,一來可以送花給情人,二來可以自己煮飯仔,不一定要靠fair-trade也可以make a difference。只要對生活多一些想像,節慶就不一定要消費,社會關係亦不一定是買賣關係。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