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c1

文:大學生仔

.

本年度財政預算案再次推出漫畫版諮詢市民,財政司長曾俊華表示希望吸引年青人關心預算案,因為這是一份「屬於大家的預算案」。今年的漫畫題為「擁抱明日 信有晴天」,主角仍是以往兩年的主角「日仔」。

故事講述他大學剛畢業就已經失業,多次求職不成。父親主動把積蓄給日仔做想做的事,但他正計劃如何使用該筆金錢時,遇到一名女網友,告訴日仔要有「夢想」同時要「務實」,還提議他參考財政預算案,學習如何好好利用該筆金錢。於是日仔決定與好友參加公園設計比賽。但日仔突然發現父親年邁,需要金錢來應付健康問題,遂決定一邊工作,一邊再進修,自行儲錢來參加比賽。結局是日仔在比賽上落敗給一所大企業,怎料卻被該大企業看中,聘請他負責項目,最後更北上國內發展,而且還與該名女網友結為情侶呢!

.

年青人=大學生+唔使還non-mean+老竇打本創業

雖然曾俊華表示,希望透過漫畫試圖吸引更多年青人參與財政預算案的制定,但如曾司長心目中的「年青人」就只是如日仔一般的大學生,其他在職、就讀專上學院的青年似乎不在司長的視野之中。香港每年只有18%高考考生能入讀大學,如果曾司長真的希望吸引年青人參與制定預算案,首先要認清「年青人」所包括的是誰。

再者,曾司長想像中的「大學生」日仔家境頗佳,他畢業後雖然失業,但至少不用還Non-Mean(免入息審查貸款),甚至家人還支持他創業,希望他不要找些與學位無關的工作,可見日仔的家庭環境比起現實中的大部份大學畢業生來得好,和現實中的「大學生」相距甚遠。單是2009-10年便有六千多名大專生申請了non-mean(09年有約五萬五千名大學生),不少一畢業已經欠下一身債,加上求職困難,即使如日仔般得到父親的一筆金錢,相信第一時間是還清欠款,根本沒可能考慮創業,希望找和所讀學位有關的工作更加是奢想,遑論追求什麼理想了。

.

獅子山下的大學生

「大學生」在漫畫裡被塑造成一個積極向上的角色,彷彿日仔一切的成就全由他獨自努力得來,卻忽略了他的成功其實建基於奪取了其他人的資源:漫畫中日仔獲得賞識,與他一起奮鬥的兩名好友卻從此在漫畫中消失,不正顯示了「機會」是有限的,一個人得到機會便減低了其他人的機會了嗎?但日仔不但完全沒有想起兩名好友,還大言不慚地高呼「奇蹟果然出現!努力沒有白費!……機會是平等的……只要堅守信念,理想還是緊握在手裡。」言下之意,沒有得到相同待遇的好友,就是不夠日仔努力,但實際上是這樣嗎?

個人努力固然是其重要性,但最重要的是,即使全港的青年付出同樣的努力,學位、職位等資源仍然是有限的。但漫畫裡多次強調「機會平等」、「只要努力,奇蹟會出現」,「下一個奇蹟由你創造」,把不成功的青年標籤為不努力的一群。這樣的思考邏輯,正是政府常用以勸勉香港人的獅子山精神:迷信個人力量,將成功與否歸因於個人的努力與性格,卻從不承認機會的有限。

.

怎樣努力都不可能「創造奇蹟」

日仔最終在公園設計比賽中落敗予「巨人集團」,卻被對方賞識,獲邀加入該集團。明明是因為財團擁有強大財力,以致可以成為「奇蹟製造者」,去左右別人的命運,決定誰可以加入集團,日仔卻始終認定「就算日仔有多渺小,亦擁有與巨人相同的機會,洋紫荊不會單單只向巨人盛放」,忽略大集團所擁有的一切優勢。這樣被大財團招攬的結局在漫畫中是一個「奇蹟」,但「奇蹟」其實從來與努力無關,只是隨機發生的巧合。

不過,在漫畫中以「奇蹟」來形容日仔的成功,卻諷刺地揭露了,在香港要上位、要成功和得到機會,其實就如奇蹟一般渺茫與隨機。整部漫畫一直強調的「獅子山精神」迷思,在結局終於被打破。日仔終於回到現實並明白到,他得到的成就,與其努力無關,一切都是隨機發生的「奇蹟」而已。

.

「信」就有晴天

漫畫題為「擁抱明日 信有晴天」,加上內容其實未有任何有關財政預算制定的實際討論,相信曾俊華想透過漫畫傳遞的訊息,就是要香港人隨遇而安,不要問曾司長制定了怎樣的預算案,帶領香港走出一個怎樣的明天,只要相信曾司長,一定有晴天!

.

《擁抱明日 信有晴天》漫畫:
http://www.budget.gov.hk/2011/chi/flip/

註:原來漫畫在十二月推出時名稱是《擁抱今日 信有晴天》,但到了一月卻改為《擁抱明日 信有晴天》,未知是否曾司長覺得「今日」的香港實在太多不公事情發生,不敢叫我們擁抱今日,而改為盼望明天呢?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