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校園「性」事一籮籮

文:閃閃、Janet、黃小晃

 

妳/你鍾意/唔鍾意女性主義/同志研究/酷兒研究/性別研究?
妳/你唔知/知道/想知道女性主義/同志研究/酷兒研究/性別研究係乜?
妳/你覺得中大校園太靜/悶/熱鬧/無意見?
妳/你覺得寫以上句子條友好煩?

唔理妳/你點睇,性別研究和文化研究課程的學生密鑼緊鼓,於三八婦女節期間籌備一連串「性」事,誓要敲響校園保守的性/別意識!不論你「性」甚麼,今年的婦女節一齊Happy Together!

由性別研究學部及文化研究學部合辦,首屆校園性/別節「酷愛.三八」將於三月六至十日舉行。主辦單位希望由認識性小眾開始,提高大家的性/別意識。那誰是性小眾呢?非大眾乃小眾也,相對主流異性戀童話模式而言,小眾包括非主流異性愛者、性工作者及SM實踐者等等。為什麼由認識小眾開始?因為他/她們都因其身分而受到大眾歧視,甚至被污名(只要看看魯振順所展現的經典刻板男同形象,再比較時下男同在媒體的呈現,便不得不奉魯振順為男同刻板形象的開山祖先!!)。然而,小眾的力量正正表現了性/別其實充滿可能性;而最基本的性/別意識,就是對此可能性的認同。主辦單位將透過不同形式,打破大眾狹隘的想像。活動包羅萬有,總一有款適合你!除了放映四套不同主題(跨性別者、男女同志、性工作者等)的電影(有些更是香港首播的!),更邀請了相關人士於映後討論時段跟觀眾分享。針對性工作者、SM及實踐及愛滋病三個議題而舉辦了公開論壇及講座,另設展覽、書展及為期三日的中學生性別/通識工作坊。

除了校園性/別節,性別研究學部及教育學部幾位碩士生,於去年9月創辦了名為《通/性》的免費雙月刊,供中學師生訂閱。發起人希望藉《通/性》激發中學生對不同情境中的性別議題作深刻反思,培養對他人處境的了解及尊重。雖然大專學院不乏性別議題的討論及研究,但依然未能在社會廣為討論的話題;中學校園的情況更甚,連性教育都只停留於認識「生殖器官」教育的層面,莫說性/別教育。《通/性》可視為大專界推動性別運動時,與外界團體如中學的一種聯繫和合作模式。由去年9月創刊至今已有35所不同的中學(約有中學讀者5500多位)訂閱了印刷版;更有中學邀請《通/性》的編委於學校周會舉行性別教育活動及小組分享會,可見反應熱烈。還收到許多中學教師的回應,均認為香港性/別教育十分薄弱,所以十分支持《通/性》的出版,亦甚為欣賞一班發起人的熱誠。

校內團體推動的性別運動如箭在弦,校外也有不少團體默默耕耘。由女同學社舉辦的「你們看我們看自己」同志創作展從二月一日至三月十日期間於中大校園展出。正如策展人游靜於展覽小冊子所序,只有讓大眾認識本地性小眾的立體多元面貌,了解與大眾的同與不同的地方,才能開創更自由開放的民主社會。其實是次展覽意義重大,除了是06年11月舉辦的「同志創作卜卜齋」工作坊作品結集外,同時亦慶祝中大性別研究課程踏入第十個年頭,同學萬勿錯過!

除此之外,由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博士候選人李偉儀策劃、並由十多位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同學主筆及編校的《情長同志--香港12位男同志的口述歷史故事》亦於三月出版。李偉儀長期倡議香港的性/別平權運動,為「香港性學會」主席,她亦是本地報章專欄作家。年前「香港彩虹」與「香港女同盟會」合辦之「會愛上女人的女人口述歷史」出版計劃大獲好評,為女女相愛的歷史空白填補上了重要的一環。然而,反觀記錄香港男同志血肉經驗的口述歷史研究卻在近年未曾有系統地展開。12位男同志的生命故事發揮敘事力量,被訪者的種種際遇穿梭於十數萬文字之中,這在在告訴我們,小眾在狹縫中的多姿與動力,亦替香港本地紀錄補白。這項口述計劃由「香港性學會」主辦,「香港彩虹」和「香港非正規教育研究中心」合辦,獲得「民政事務局平等機會(性傾向)資助計劃」的資助,目的是透過編寫口述歷史,讓社群內外都認識男同志的生命歷程,令到公眾能夠易地而處地去認識同志,達致接納與共融。本書共訪問了12位男同志,當中更包括了曾組織異性戀家庭的同志、愛滋病患者、跨性別人士,以及有天主教及基督教信仰的同志,被訪者最年輕為19歲,最年長超過60歲。

學院中的運動/活動對於整體社會的性/別運動都是文化介入,有著相輔相成的作用。台灣的社會運動於解嚴後的九十年代如雨後春筍,何春蕤、張小虹、丁乃非、卡維波等學者和多位研究生在性/別運動上的大力推動實在功不可沒。中國著名學者李銀河歷年來進行的同性戀研究、中國女性的性與感情研究、性學研究等,也在學術圈裡外帶來極大迴響。香港各校園師生摩拳擦掌,不甘後人,亦不畏恐同者、性別主義者之反挫,急起直追兩岸性/別研究之發展。

所謂「有心唔怕遲」,上述的一系列性/別活動和出版,為踏入2007年的本土性/別運動獻上新猷,又或者是更多衝擊的序幕……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