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1
文:關於過文,我想說的是…

蛇殺手/國語/彩色/1974/95 分鐘

每每跟身邊的Cult片迷談到香港的Cult片時,他們總會興奮莫名地談論桂治洪的電影,而其中一套他們最愛談論的,便是《蛇殺手》。

《蛇殺手》講述一個住在蛇店隔壁的青年志宏(甘國亮飾)的成魔之路。志宏平日受盡欺凌,缺乏自信,如在電影的開首,便因撞跌某花花公子的女友而遭毆打。接著便是送外賣往妓院後於回程中被臭飛打劫,尊嚴盡失。而很多時候志宏被欺凌後,均會回家自瀆,幻想不同的性虐待畫面,從而宣洩心中憤慨。

某天晚上志宏為一條受傷的蛇包紮傷口並讓其在家中養傷。然後,每天夜裡都有更多的蛇爬到志宏家希望得到包紮,而志宏亦不知不覺間與這些蛇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劇情的轉捩點就在志宏因嫖妓而又被打劫時,一條眼鏡蛇出現,將妓女金艷嚇暈並把其他搶掠的人──咬死。自此,志宏便常以蛇為武器將他憤恨的人殺死,直至最後因警察開始懷疑他為兇手時,他便打算將所有蛇燒死以毀滅罪證。怎料幾條毒蛇大難不死,繼而召來一堆毒蛇報復,結果志宏便死於這班「朋友」的毒牙之下。

若從港產片的電影史來說,《蛇殺手》的最大價值在於,它沒有一開始就將主角設定為變態殺手,又或以私人恩怨等理由推動主角的變態行為。而是以大量鏡頭描述志宏如何被社會逼害以踏上成魔之路,從而將個人行為的成因歸因於社會體制的影響。如花花公子的欺凌,妓女及地痞們的搶劫,以及心愛的女人因家貧而淪為娼妓等等。這些行為均令志宏對自己的身份認同薄弱,並為志宏日後對被虐的蛇投以同情的情節提供了誘因──基於同是「被害人」的身份。

另外,在《蛇》當中,桂治洪處理蛇與志宏的關係的方法亦為該片另一亮點。蛇的存在,至少對志宏有兩個含意。一方面,蛇成為志宏性慾的象徵。在電影的前半段,蛇還未出現的時候,志宏經常透過自瀆去滿足性欲,但因為性欲旺盛最終需要以召妓滿足之。可惜志宏體弱,與妓女金艷的性交中太快完事並因而被嘲笑,從而在性方面感到挫敗。但在蛇出現後,志宏便透過蛇為工具以虐待女性,更將蛇放進女性的陰道以獲得滿足感,故蛇在某程度上而言可說是志宏的「陽具」,亦即其滿足性慾的方法和性能力的象徵。

另一方面,蛇亦令志宏由受害人成為施暴者的身份。如志宏在第二次的搶劫中,發現蛇可以成為他的殺人工具後,就不時以蛇的力量去將自己的標準強加於他人身上,如私下將秀娟的行為定性為出賣肉體和尊嚴並以蛇將其咬死,更在其後自說自話,以「咁樣做係為你好」的主觀標準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而在「執法」過程之中志宏亦重獲自己的身份,找回存在的理由。

在電影尾段,桂治洪亦安排了警察追捕志宏的橋段表示志宏的身份斷不會被體制所接受。面對此處境,志宏亦終而選擇將其最重要的朋友,蛇,全部燒死。這裡亦帶出了另一個問題。志宏原本其實可以選擇一面逃避警察的追捕,繼續扮演其蛇殺手的角色,但一人之力實在難以抵抗整個體制的力量,故志宏亦被迫放棄這個得來不易的身份,對體制作出妥協。但即使其最終選擇了妥協,還是要遭其昔日的朋友殺死。這似乎正是桂治洪對反體制人士的悲觀解讀──一旦踏上反體制之路,就永沒有回頭的一天,要不然,就是死。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