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個怪異的地方。一個樓盤可以空置將近十年才推出市場出售,新建的豪宅更是徹底的炒賣工具;另一方面,單身人士至少要等十年輪候公屋,本年開始引人關注的劏房現象亦顯示香港的居住房屋嚴重短缺。在樓價高企,政府無意正面解決困境的時候,看來市民得自己想想辦法。

把房屋丟空,太浪費了。有沒有想過索性住進去?

你瘋了嗎?非法進入私人地方不是刑事罪行嗎?更不用說與之相關的爆竊吧?

的確,住進空置的房屋在香港看來不可思議,但這種「佔屋運動」(squatting)在歐美已有數十年歷史。除直接解決住屋問題外,佔屋亦釋放了一些私人擁有卻長期無人使用的空間,如廢棄工廠和貨倉作社區活動之用。最著名的例子是哥本哈根的Christiania。1971年當地人闖進名為Christiania的廢棄軍營宣布自治。到了今天,有八百多名居民在此居住,沒有警察出入,儼然一個小國。歐美亦有一些人以佔屋作為某些議題上的長期 抗爭手段。最直接的例子是住進即將發展的區域以保衛當地的歷史或生態資產。

根據國外佔屋群體的經驗,簡易佔屋步驟如下:
1. 找出一個空置單位
2. 確認該處在不遠的將來不會有別的發展
3. 破門/爬窗入屋!
4. 裝修單位
5. 駁通水電——不論是合法申請還是用偷的!
6. 如業主/警察上門,則施行拖字訣
7. 在這期間,極力引起媒體關注,同時另覓住處

這些步驟在香港恐怕難以實行。但外國的佔屋運動明確地宣示一種主張足以提醒眾人,香港主流盲目鼓吹置業,並以此作保值甚至致富手段的價值並非理所當然。試想想水電價格由「自由市場」決定的後果,就能明白土地是每個人生活必須的稀少資源,作為一種價格浮動的商品出售租用本身並不合理,更不用說將之作為囤積炒賣的工具。佔屋運動將土地重新分配,正面挑戰「私有產權」的概念,讓社會資源得以更有效地被運用。

然而事情沒有這麼簡單。若果我們以佔屋為再分配的手段,我們就必須考慮如何再分配,分配給誰。筆者認為,住進空置房屋固然能物盡其用,但只能解決個別人士的住屋問題,其公共性有限。只有當一群人有系統地在同一地段佔屋,形成一個有開放性而非小圈子的社區時,才能取得預期中的衝擊性。

區刀,中大畢業生,主修物理系,左翼學會成員。行事神出鬼魅,以長髮為榮,常常以留下長髮作為曾經存在的根據。鄙視Facebook此等資本主義的道兒,希望從反Facebok中解放人類。
區刀,亦即勾刀,可能已經老去,新的區刀不再是勾刀,而是鐮刀。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