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不歸

醫療問題一向不為香港人所重視,直至最近醫療事故頻頻、加上本地孕婦沒有床位產子,始喚起了港人的注意。前陣子,聯合醫院的內科醫生更發了一封公開信,向公眾展現這「被撕裂已久的傷口」。

實情這不為人知的傷口一直在惡化 —— 以內科部而言,聯合醫院從2007年開始出現前線人手流失。從07年的7月3.6%流失率到09年7月升至7.4%,至2011年11月流失率更高達25%。這個瘡疤上的黑幕最終難掩被揭穿的命運,公諸於市民面前。

而就香港宏觀的公營醫療系統而言,根據醫管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2007年度的整體流失率達6.6%,至2010年度的情況稍為好轉,下降至4.4%,但截至今年2月,尚未計下半年度,就已達5.3%,這種趨勢持續下去的話,2011年度的流失率很有可能為歷年最高。簡單來說,這些數字在向我們發出嚴厲的警告 —— 公立醫院的人手正持續、大量地流失。

流失原因?

要藥到病除首要是察看傷口的病源。問題可謂是根源於一個惡性循環。香港公立醫院的人手本來就長期短缺,且工時極長。當有醫生離職時,其他醫生便需要分擔其工作量,在這百上加斤的情況下,他們的壓力及工作量亦隨之進一步上升。直到有一天,當他們也承受不來時,便又是選擇了離職的路。由此,一個血流不止的惡性循環從而產生,流失率於是便「步步高升」,傷口亦越趨惡化。

那麼,從公立醫院離開的醫生到哪裡去了?想當然,私立醫院是醫生的另一選擇。這點在立法會的文件中不難揣測出來,公立醫院流失率最高的首三位依次是婦產科,達10.2%,其次是眼科的7.3%,最後的是深切治療部的7.1%。原因正來自於市場的龐大需求;內地孕婦的高需求量、公立醫院眼科手術長達數年的輪候時間及富有者對高質素醫療服務的需求,使私立醫院對這些專科醫生有急切需要。在香港政府大舉支持醫療產業的同時,私立醫院眼見有利可圖,於是便不斷擴大規模。而當培訓醫生的數量已經不能滿足龐大的需求時,他們便索性從公立醫院挖走現有人手。

解決方法?

現今普遍對公營醫療人手不足的解決方法大多有二,一是集中從外地招聘醫生,二是提高醫生待遇。

其實,從外地招聘醫生是不切實際的想法。香港一直有考試制度衡量外地醫生水平,及格方可在港執業。而這個方法下會放低考試難度,那他們的醫療質素如何確保?姑勿論醫生質素問題,此方案可行性亦不大。首先,從哪裡引入大量醫生來港?用金錢作誘因的話,錢從哪裡來? 而不能迴避的是 —— 公立醫院如何阻止私立醫院的「挖角」?

提高待遇方面,醫管局現今唯一能做的只是加薪。但現今醫生的薪金已比其他行業高出很多,即使與私立醫院相比,差距亦不大。而驅使他們離職的關鍵就在於過大的工作壓力和嚴重不足的休息時間。私立醫院能以自由調節收費來控制需求,避免醫生工作量過重。舉例而言,今年十二月,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作出了有關私立醫院的收費調查,發現在過去一年半內,分娩服務的加幅最高達到五成。價格的調高使私立醫院能夠擁有相對充裕的人手,使醫生的工作壓力比在公立醫院時輕鬆得多,此乃他們挖角成功的原因所在。提高薪金對醫生流失沒有太大幫助,醫管局解決問題的根本在於增加醫生的供應量,減少醫生的工時及壓力。但問題是醫生的供應量很難在短時間內大增,因為現行的高等教育,只有兩所大學有足夠的資源和人手開辦培訓醫生的課程,加上每名見習醫生至少需要五年的培訓時間,而專科醫生則需時更久。在如此的客觀環境限制下,要在短時間解決供應問題,無疑是痴人說夢話。

核心問題?

顯而易見,主流方法並不可行,要尋求解決方法,首先要了解問題的本質。是什麼因素導致醫療服務的需求量上升呢?第一,人口老化。隨著大批年老公民的出現會大幅提升對醫療系統的需求。第二,內地乃至亞洲的龐大需求。特區政府將醫療劃為「六大產業」之一,內地或東南亞的富有階層並不滿足於當地的醫療水平,選擇來港享用「高級」的私營醫療服務,這表示私營醫院會與公立醫院爭奪人手,使公營醫院將會面對更嚴峻的挑戰。

而醫療產業化更加使整個問題雪上加霜。擁有雄厚人力和資源的私立醫院,實在不能抵擋有如黑洞般無窮無盡的內地市場之誘惑。假設內地只有 10%的人能支付香港高昂的醫療費用,而當中只有1%的人會選擇來港治療,便已經有130萬人,即使再減也有65萬人之多,還未計算其他的亞洲國家在內。面對如此豐厚的利潤,私立醫院會選擇「揸乾」公立醫院的人力資源,令整個公營醫療踏入冰河世紀。而另一方面,即便私立醫院處於淡季,一般市民也礙於高昂的收費而不能使用其服務,使到公私營醫療失衡之問題出現,資源不能夠得到充分利用,私立醫院淪為富人專屬的俱樂部。沒錢的窮人只能站在私立醫院外與空閒的醫生乾睜著眼,莫名其妙,稀奇古怪,香港一大荒謬奇事。

選擇?

那我們怎麼辦?是否只能在老年患有白內瘴的時候,坐著輪椅,對著不再夠闊的維多利亞港望洋興嘆,嘆一句「有心無力,吾命休矣」?

事實不然,問題的解決方法有二。一是你趁年輕時日拼夜拼,儲下來的錢留作老年時,到私立醫院醫院為年輕積下來的傷痛「埋單」,然後繼續逍遙自在的坐在輪椅上,一面乾咳,一面恥笑電視機中沒錢看病的凡夫俗子。二是起來爭取廢除醫療產業化。醫療本來就是一項政府對公民的責任,是一項必要的公眾事業,就像電費、水費、住屋(原來真的嗎?)一樣,質素和價格必須得到保障,確保全部市民都能享用。

可惜的是,面對赤裸裸的傷口,港人仍無動於衷,社會至今只得到半點迴響,任由醫生在無力的吶喊,對他們的怨聲充耳不聞。或許,只有當我們到醫院發現人去樓空之時,在地上痛得反來覆去、低聲呻吟,才能驚醒過來,一切都已經太遲,傷口早已是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了。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