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克廉樓之師生活動空間的角力
文:野山林檎

文化廣場當年建成實為回應學生活動空間不足的問題。中大自創校學生不斷增加,尤其在八十年代末開始特別迅速。學生活動空間及校方行政空間均告不敷應用。其中范克廉樓可算是中央學生組織和校方爭奪校園空間的最前線位置。

范克廉樓初期有甚麼定位?

事實上在范克廉樓建成之初,對於范克廉樓的功能已有不同的論述。范克廉樓早於一九六九年建成,是本部最早的建築物。中大的行政部門隨即由旺角遷入中大校園,校長辦公室則在學校二樓。八三年就有報導稱,范克廉樓最初是為校政用途而設的。另外,最初構思中的范克廉樓是有保齡球場(今大飯堂)及桌球室(今玻璃房),但因經營條件不佳而擱置;而現在文化廣場的地方則為直昇機場。

有學生則認為范克廉樓原本就是作為學生活動中心而建的。在八零年就有學生要求范管會把二樓的就業輔導處兩個不常用的房間撥給學生管理(最後不得要領);八一年,學生代表爭取了把三樓的加州大學輔導中心改為博文軒,作為師生共用的地方,同時擴建地庫學生屬會會室。兩個有關報導中都指范克廉樓是學生活動中心。八一年的改動中,學生代表本期望把三樓收歸學生組織管理,但因教師活動地方不足而不能成事。

富爾敦樓加大范克廉樓改動空間

富爾敦樓的建成,增加了學生活動和教職員行政和活動的空間,為范克廉樓的運用調配帶來靈活性,但雙方繼續爭取在范克廉樓附近有更多活動空間。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范克廉樓較富爾敦樓接近教學樓群,而且食肆在集中在范克廉樓,對吸引學生參與活動有一定幫助,也為校方的行政和推廣工作帶來便利。

九二年,學生代表就曾經提議移動教職員餐廳及移走校長貴賓廳,以提供更多學生活動空間,舉行學生聚會、討論會甚至成立校園電視。教職員則以教職員餐廳不敷應用和經常在貴賓廳召開會員大會為由反對,並提議學生會善用富爾敦樓。文廣位置當時為停車場,學生代表希望校方讓出四個車位,設置佈告板和增加活動場地,但最後只能於教職員膳堂外增加佈告板。

近期一次大改動在九九年。中大向大學撥款委員會申請一千五百萬,全面翻新范克廉樓。當時的停車場改裝成文化廣場,而學生會曾經提議把咖啡閣搬到地庫,會室遷上現在天井處(當時為展覽廊),以便學生會提取活動物資到文廣。校方卻認為這改動浪費空間,並認為咖啡閣的顧客可以欣賞文化廣場的活動;而儲物的地方盡量減少,以增加廣場面積。最後學生會會室仍在地庫,而地下一層則有儲物地方。原先計劃中咖啡閣本來在天井位置,而現時咖啡閣的位置則有展覽廊和民主牆,至於為何最後維持舊貌,只將停車場變成文廣,則未有記載。

學生活動空間的現況

現時學生會屬會的會室分佈於范克廉樓地庫和三樓、富爾敦樓及李慧珍樓一樓,分佈十分分散,富爾敦樓和李慧珍樓的人流都很少,減低學生參與活動的意欲外,也阻礙屬會間的溝通,學生會對屬會的管理亦很不便。范克廉樓方面,自七十年代末的裝修至今,學校行政單位仍長駐一、二樓。當年學校有志於設立學生活動中心,但在後期的學校規劃中沒有考慮,導致今日學生活動分散的狀況。文廣方面,天井位置受大字報板所隔,與文廣不銜接;文廣一帶的管理權也不為廣大同學所知:原來文廣由學生會管理,而天井及教職員餐廳外近馬路的書展區則由學生事務處管理。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