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aoyvdi

盆景是文化瑰寶,盛載著華夏千多年的藝術結晶!文人用它作以小喻大的工具,以精緻的一個盆栽,營造如樹,如畫,或是如林……的意象,點滴心靈。

可是,中國新聞學刊期刊出版的現況竟把盆景「精髓」淋漓盡致的映照出來!請細看下文,細想一下……

學術出版該有自己的生命
理想的學術出版,應當擁有很高的自主和空間,可以自然的生長結果;只要有適量的灌溉和泥土,就能茁壯成長。出版學術期刊之目的就是「先評鑒知識,繼而再將知識傳佈出去」;簡而言之,就是要「推動知識的進步」,因此,理想的編輯決定,應僅以其學術品質為評核標準。然而,受政治這個神通的園藝師所支配,在神州遼闊的土地上,只見過精心塑形的盆栽;所長的枝葉形態,可算是鬼斧神工。

概括來說,中國內地的學術期刊編撰,主要是受著兩種重大力量影響的。其一是消極的自我審查,就是政治和意識形態有形無形的牢固控制。其二,就是【通過理論宣傳與課題導向形成的】制度性的引導。

誰來審查?
如果寫了具爭議的稿,要怎樣避免犯規?這個問題,或許這刻不用擔心……國家制度和法規,早成威懾效應,使得整個新聞學界習慣自我審查。

「內部討論無禁區,公開發表有規律 」
這是行內一種講法——這共有的意識形態把大量的文章扼殺在選題階段。作者如要撰一個稿,先要自身衡量「給人抓住把柄」的風險,避開政治敏感的稿件。

Boys will be boys?
如果硬著頭皮試試看呢?那就可能要經過編輯的三審把關。把關的機制呢?碰到理論禁忌,就會導向拒稿,禁忌衍生自兩者:一、新聞出版自由;二、西方民主政治理論或「普世價值」。除此以外,同樣重要的就是內容要「政治正確」,這往往要看編輯的判斷,他靠的是「默會知識」和自身的政治敏感力。通常遇到不恰當的內容,就會局部刪減或修改。(註一)

說到這兒,有沒有發覺,文中隻字沒提過執法的問題?——根本不用。因為,能夠通過者天羅地網的文章,已經寥寥可數了。

說來說去,也逃不過錢

除了這無形的「上帝之手」,就是制度性的推動——主要是國家基金引導論文的研究方向。國家社科基金會發佈課題指南,研究者和機構往往要跟隨政策趨勢,才能讓論文和研究得以發表。(大家可以到以下網址看看該基金的重點專案:http://www.npopss-cn.gov.cn/GB/219468/14932542.html)

說得這麼複雜,舉個例子吧!

近來,烏坎村事件和其他民眾與官方大型衝突,恐怕已經讓「媒體與群體性事件」成為學術禁忌。本質上與這課題有關的新論文,恐怕有一段時間不會出現!

盆景可表達最美的意象;可以像樹,可以像畫,也可以像林……但,它終歸還是個盆景……

衷心鳴謝:
李紅濤教授接受訪問,並在撰稿的構思和修改提供全力的協助。

(註一)以下是一個文章被導向修改的例子:
為了安全起見,不要直接引證李大同28……你在學術會尚可以說,但是變成公開發表的文字,還是要考慮如何說得讓人抓不到把柄……不要過多引用現在比較敏感的人物的事例和言論,盡可能不要涉及敏感的事件。我們都是老運動員了,應該學會如何說話,如何保護自己,同時表達出自己的觀點。(14 號受訪編輯提供的編輯意見)

引自:李紅濤:《場域分化與低度自主:單位體制下的中國傳播期刊與知識生產》,2011

編輯回應

你好,謝謝你的投稿。

很高興會有文章談及內地的學術審查。其實關於內地審查無道的問題,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有兩點希望你可以提供多些資訊及相關的分析。
1. 其實電影業(以至各行各業)也有審查制度,但你看姜文或其他導演都可以「擦邊球」,找一些灰色地帶讓自己的作品上映。那麼學術界呢?是不是學術的審查制度特別嚴格,沒有空隙可以走?還是學術這個領域本身的知識操作不容許學者有灰色地帶?

2. 如你所說「說來說去,也不過是錢」,那麼你/你們最後的建議是什麼呢?譬如說,支持逐步開放市場,讓有資本的人去成立獨立於國家體系的學術研究基金或智庫,然後自己出期刊。是類似的做法嗎?如果整個局是沒有出路,如果整個學術環境已經死寂,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告訴讀者一件已經無可逆轉的事情?

請讓我們看到一點曙光,謝謝!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