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之別?
文:胡蘇

相信每位新生早已聽聞中大是一所書院制大學,有數間書院屹立於馬料水之上,當中尤以新亞、聯合、崇基和逸夫四所書院最為著名,近幾年又多了數間書院,善衡、晨興、和聲也在上年參駐中大,今天又多了敬文、伍宜孫。馬料水由四書院變成九書院,可謂好不熱鬧。

四間舊書院的名字早已家傳戶曉,在香港的名聲更是如雷貫耳。相信不少新生的師兄師姐都出自這些書院。相信各新生早有心儀書院,除了少數新生早有目標,打算一仰名師風采之外,大部分學生考慮書院多是因為各書院的宿舍、獎學金和海外交流等硬件著手,但世事又豈能盡如人意,總有新生得償所願,亦有新生失望而歸。

得償所願的不用高興得太早,被迫拋入了某書院的也不用太灰心。被迫拋入了某書院的同學可能會感到不太如意,「這個書院本來就不是我所選擇的。我根本就毫無歸屬感」。尤其是意屬舊書院,卻意外進了新書院的同學可能會感到沒有書院歷史和文化,相比舊書院而言不夠威風。但同學們應當明白書院精神本來就不在口號或源頭,而在於書院的同學是否有理念能貫徹,能堅持,要不只有滿口響噹噹的口號也只是一個草包。

而如願而償的新生也應該已經發現,所謂的宿舍和獎學金,各書院也沒有太大不同,就是有分別,也只是數量上一些微小的差別。而同學們響往充滿新亞精神或基督教精神的書院也並不存在,各書院的同學還是這樣嘻嘻哈哈,嬉笑怒罵,跟他談書院精神的話,不是一笑置之就是換來一陣嘲笑。說好的書院精神只是如電影中的哈利波特一樣虛無,並不存在於現實空間中。

但馬料水九嶽除了種種的實利之外,是否還欠缺了一些東西呢?只有實利上的分別的話,為甚麼不把這些資源統合使用呢?這就要由中大建立的歷史開始說起。到今天的書院制有名無實有其一定的歷史因素和校方的宣傳作用。但除了這個對於區分享用硬體異同的書院身份以外,我們是否還可以有更進一步的嘗試呢?

書院精神於書院並不是自有永有,像今天般有名無實也不是不能改變的必然。既然這個地方曾經有過書院精神的存在,我們何不嘗試學習一下,體驗一下?就是不合用,也不會有任何損失。說不定會對我們的生命有很大改變呢?

就是新書院,我們也不用被所謂官方預設的精神局限著我們的想像,書院精神的載體不在歷史,也不在名號,而是在人身上,那麼我們大可依自己的理想而行,創造真正屬於全體書院同學的精神。書院精神從來不缺口號,缺的是實踐的信心。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