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W.A.L.K.

其實呢,是這樣的:
話說本人在修讀德語。因為很早以前就發現讀小說對於自己學習外語,無論是語法、用字還是行文風格,都有很大的幫助,再加上興趣原因,所以左思右想,還是決定不顧錢包死活地要買本德語小說。

想是這麼想的,實行起來還真有點困難。我造訪了香港各大書店,自問算是能想到的書店都走了個遍,結果卻令人扼腕:目之所及的全是中文和英文書籍。除此以外其他語種的書?有,閣下可以去語言工具書類別裡找一下,德意法日韓等其他語種的語法書任君選擇。但僅限於此。(戴個頭盔:由於人力財力精力有限,沒走完全港所有書店,所以有少數的漏網之魚也不一定……

而站在Dymock 裡面對著滿架子非中即英的書,雖說並不出乎意料之外,可心裡還是挺糾結的。其實我也只不過是想要一本小說,可怎麼一個偌大的「國際」都市,卻滿足不了我一個小小的、想要讀讀第三語種小說的心願?

OK,雖然我對於高度發展的社會仍舊欠缺一個較為全面的想像,但起碼我知道它應當要能夠盡可能地滿足當中個體的學習欲望,比方說,提供外語書籍給學習中英文外第三語種的人。其實學習這第三語種真得挺重要的。撇開「提高個人競爭力」、「方便溝通」等常見的說法,學會第三語種更能讓我們走出長期以來被迫由英美角度詮釋該語種背後的文化現象的局面,允許我們有自己的思考和更精準的解讀。你看《水滸傳》和其英文譯本《All Men Are Brothers》這兩個名字,或許就能大概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當然,簡單的經濟常識我還是有的:Demand-Supply 嘛,中英文外其他語種的書籍畢竟需求量小,若商家要照顧到每個人的需要,恐怕法庭遲早都得發個破產令給他。「這種沒市場的東西,換作是我也不賣啦!」嗯,在商言商,你要賺錢我理解。我只是在想,當面對不同需求,僅從需求量決定供應與否是否正確。要知道當供應者們的目光都只投放在事物的市場潛力上時,他們也同時屏蔽了許多利潤發掘可能性小、但對社會中某些人還挺有用甚至是重要的物品,而結果則正如我此刻的「踏破鐵鞋無覓處」。所以,社會就算不是完全地去市場化,起碼也不該是如此高程度大範圍地以市場需求為基本依歸吧?

讀到這裡我想你會很想塞我一句:「但大眾對某些東西的巨大需求是真實存在的,比方說,英文讀物。先有求再有供,怎麼不先去想想為甚麼人們的需求總是就那麼幾種呢?」Bingo !聰明!為甚麼我平時只會想到買中英文的書籍,卻幾乎不會想到要去買本哪怕是初級德語小說,直到火燒屁股我才發現自己很需要一本德語讀物?簡單:市場。

與你想的相反,眼下我們社會的市場,很多時是先有商品,才有需求。首先,為控制宣傳成本,商家要在推銷過程中做很多選擇,而篩選條件不外乎是本著如「供應商其他配套宣傳」(如贊助國際文化活動)、「是否開拓其他市場」(如小說曾被改編成好萊塢電影)或是已有的評價(如「某著名刊物予以高度評價」)等等能讓利益最大化的原則。而其導
致的結果就是我們只能從現有的商品中定位我們的需求。就像平時我們只會想到買中英文書而不是德語書,常常就是因為市面上只有中英文讀物。同時,市場學告訴我們,外在刺激,如宣傳廣告,也能引發需求。現今的商家往往通過不斷宣傳讓人們覺得他們很需要這個商品,從而開拓市場。想想看,若不是櫥窗裡大大的海報告訴你這本小說是「20XX 年必讀書」,或是那個型號的手機是「潮人必備」,你不見得就會無緣無故地覺得自己「很想要」。所以說,市場決定我們的需求,完全有可能。

來到這裡我突然悲從中來:原來,市場你不但高度影響了我要什麼,還左右了我有多想要。而這其實是個Loop:它讓我覺得自己極度需要智能手機,然後它大量並且只供應智能手
機,於是我付了錢還未必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商家卻已賺得盆滿缽滿。

有個朋友要去德國兩個月。出發前他問我要帶些什麼回來。我毫不猶豫地說:「德國男人!」低頭想了想,補充了一句:「德語書。」

希望他別給我帶本德國男模的寫真集才好。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