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源於對巴士服務的不滿
文:Matthewwth

小弟住在元朗。

作為新界西北的邊陲地區,我要出到市區的交通渠道只有二:長途巴士,或轉駁多條鐵路。在我的日常生活經驗中,我乘的都是長途車,乘上一小時的巴士可謂常態。

鐵路通常是我不情願下的選擇,一來轉線過程教人感到煩厭萬分,二來在人潮高峰期總擠得喘不過氣來,活像牲畜,三來鐵路那種密閉空間長期與社區隔離,叫人悶得發慌,加上向來對港鐵公司沒啥好感;所以,若非很趕時間(又若非學生優惠),我是不會選擇鐵路的。

對我來說,巴士是某種出路,因為它剛好能填補上述的麻煩,因為你只須跳上車,坐下來,閉上眼,睡個覺,然後緊記醒來下車。即使不睡,看看街境仍是個不無樂趣的選擇。

不堪回首的巴士經歷

但大概新界西北居民注定命苦,九巴脫班可謂舊聞,呆等大半小時而車不到的事常有發生。最要命的是到車來了,卻發現車上乘客已迫至車門,你只得苦苦把臉貼在玻璃上,在巴士上搖晃一小時。在這樣的環境下「站」一小時,故固然使我苦不堪言,下車時頭昏腦脹。但難為累透的下班人士、別人的爸爸、媽媽,在勞碌一整天後,連歸家之途都得消耗如此精神力,看著他們站著入睡,實在是心酸得很。

這些不快的乘車經歷開始引發我思考幾個問題。起初,這些想法主要是建基於感受的。我透過撰文回顧上文提到的乘車質感——它是擠迫的、它老是不準時的……寫著寫著,我開始覺得進一步地覺得,這樣的運載模式是蠻不人道的:我們是否只要以最高效率把乘客給運走就可以,而不用考慮他們在車廂裡是否有適量的空間?事實上,車廂擠迫的空間,總令我聯想起運牲畜的火車——那裡你不用想豬是否舒適,總之把豬送到目的地就好。

從不快經歷引伸而來的思考

後來,我慢慢發現大眾交通工具對我們的生活影響真的很大。車站設在哪,意味著你要穿過哪個商場(尤其鐵路)、哪條街道到達某點,這其實局限了自己接觸社區小巷的可能性。此外,班次的疏密與準時性,則決定了你到底是要八點出門,還是七點半出門。當你每天每天都受著由巴士/鐵路公司製訂的路線帶來的空間與時間上的規限時,我們的通勤模式亦於是愈走向一式一樣。結果,每天通勤的過程,只能變成一種被動地「選擇」的過程(如幾點出門),實情卻是誰都沒有選擇自己生活模式的權利。

在這大眾運輸工具的安排上,肯定有誰是要負責的。當一個100萬人的城市有1人失業,那是一個個人問題;但若有20萬人失業,那便是一個社會問題。而顯然地,我的乘車經歷,鐵不可能單純是個人不幸。

不過,是每個通勤者都曾有我上述的想法,認為這是一個社會問題嗎?為此,我特意訪問了幾位朋友對此的看法。不少朋友因慣了常搭港鐵,而幾乎不存有對乘搭巴士的記憶。至於會乘巴士的朋友,雖幾乎人人都有過如此經歷,但絕少人曾有想過這是一個政策層面的問題。當問到「為何能夠接受」時,一些人則很自然地回答說:「香港人多嘛!」

與「地少人多」的迷思一樣,我質疑「人多」本身是否就足以完全解釋上述現象的出現。其實,作為龍頭運輸公司,資源不可能不夠給他們多開班次接送乘客(如節慶或演唱會)……事實是,即使人的確很多,這不代表車很少。而且我也觀察到,在非繁忙時段中,巴士/鐵路公司總會把班次設計到某個水平,使之能在每班次中達到一定的載客飽和率。我不是想說運輸公司因而應把每天當作節慶看待,但我只想說明「人多」不可能是原因的全部。

為此,我特意上網翻查一些資料,甚至瀏覽巴士迷網站,去看看到底我想的問題,是否早已有人留意到;又或,坊間是否已經有點說法。後來事實證明,我找上巴士迷的網站的是正確的——那兒根本是另一個世界。

原來不給你巴士,是一項政府大政策

原來我上述提到的經歷,並非元朗人獨享,而是跨區性的問題。翻查下去,發現原來巴士迷早已洞悉這一切問題的源由。在巴士迷當中盛行一個名「保鐵政策」的詞彙,是用於諷刺政府因作為港鐵大股東,故在交通規劃中總以鐵路為骨幹,並在過程中不計代價(如輾平社區),甚至犧牲居民利益的交通規劃政策。

最經典的例子之一,便是月前政府提出停辦將軍澳的過海巴士線,改由港鐵全盤包辦該區居民過海服務。此案一出,惹來全區譁然,巴士迷討論區更是烽煙四起,理由是港鐵故障加價屢無監管,而且老人家進出不便,認為政府不能只顧效益至上,而漠視居民需要。

最後,我乾脆找上政府文件,發現巴士迷所言無誤,「保鐵」的確是目前政府交通策劃的大方針[1],目前政府提出有關巴士規劃的方案,基本上非削即減,在區議會大力反對下仍遭「殺線」的事亦常有發生[2]……這根本是赤裸裸的透過減少巴士班次和路線來迫市民轉乘港鐵的手段。

這,是一個交通規劃的問題!

愈是追尋下去,便愈感惱人,愈覺得非寫不可,愈發現這種「保鐵棄巴」的交通策劃思維,問題實在太多太多。為何為要新界西北跨區通勤的人,非要只能依賴鐵路不可?若鐵路系統出了問題,又誰來監察?鐵路的發展,與對社區的破壞之間的問題,誰來避免?市民在通勤過程中必須忍受的變態擠迫旅程,鐵路公司是否會改善(如增加班次)?為何整個社區連結/交通規劃,永遠要交由這一小撮人去決定;為何交通工具必定是以某種寡頭壟斷的方式存在?

我記得西鐵通車前,元朗有一巴士路線268B往尖沙咀,十分鐘左右定有車到。但近年來,常久候逾半小時而不見車,查看站牌才得悉原來自西鐵通車以來,班次經一減再減,已變成只剩半小時一班。我付不出這樣的時間成本,故也唯有漸放棄此線。到日前,我再看最新的運輸署諮詢文件,發現他們經已提出要砍掉此線了。當我再與將軍澳「砍巴」一事對照,便發現兩事根本同出一轍。

到底,我們生活中還有幾多被砍掉的「巴士線」,有幾多條「保鐵政策」?

到我再走上街上,站在那巴士站旁,看著呆若木雞的人們擠在一起;我想,我終於明白了我最害怕的是什麼。

[1]運輸署早於1986年提出「公共交通協調政策」,提出以鐵路為主的交通規劃策略,同時限制新界巴士線前往港九地區。1988年輕鐵通車時,運輸署更一度打算讓鐵路公司全盤包辦元朗、屯門及天水圍地區的區內交通。近年的運輸署官方文件,亦毫不隱暪地表露此意向。

[2]2008年12月,運輸署以載客量不足及虧蝕為由,取消九巴連接上水至油麻地的70號線,惹來沿線各區區議會及居民強烈反對,指該路段(如大埔道)有不少年長搭客依賴該線出入,但運輸署仍一意孤行「殺線」。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