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蘇

大學學制三改四以後,各大專院校學生人數大增,各院校高層相繼推出多種政策緩和人數增加對校園的壓力。繼上期探討了飯堂情況以後,今期則探究一下三改四以後,課程安排有甚麼改變和影響。

課室不足?調動不能?

中大雖新建了康本國際學術園等新教學大樓,但課室供應仍然緊張。在三改四以前,由於課室充足,基本上大部分科目的導修課都會由助教處理時間及地點,於課堂上跟同學討論導修時間,避免同學因導修與講課相撞以致不能修讀。但現今由於課室緊張,現今的課程都必須早早就預定了上導修的課室,統一調節,以免臨時沒有導修課室,但結果則是更多科目與導修因時間相撞,甚至是本科課堂的時間也相撞,導致同學的選擇大幅減少。

舉例而言,歷史系的學士課程共有15個(不包括畢業論文指導),但有5對的課堂在時間上相撞,情況之嚴重可想而知。

另一個課室緊張的情況表現在調換課室上,政治與行政學系的選舉研究課原本能容納更多學生修讀,但最後註冊及考試組卻說調換課室的行政程序非常繁複,很難調換一間更大的課室,以致該課不能擴大學生人數,課室的緊張及中央對課室的管理明顯收緊不少。

導修減少?助教減少?

這些只屬選課不便的問題,情況尚不算嚴重,更嚴重的是改制致使教育資源進一步被攤分,教育質素難免受到影響。其中一個例子表現在社會科學及人文學科上,例如政治思考課,於前年是附有導修課的,但上年及今年卻因334的課程變動而取消導修課,其中一主要原因便是人數的大幅上升。導修作為供同學討論學習,助教同輩間互相辯論交流的重要課堂,是不可或缺的學習過程。

除了課室以外,助教的不足也是導修課減少的最大原因,學生人數的大量增加,但各學系卻沒有增聘足夠助教,結果便是以教育質素下降的代價來換取資源投入的減少,最後受苦的只是一眾學生。

DSE課程設計失當?

另一個教育質素問題出現在課程增減上,隨著有大批文憑試(DSE)學制的同學進入中大,由於他們課程深淺內容跟傳統高考(AL)有別,以往根據高考課程難度設計的學科也需有所改變,新增適合他們的課堂,讓他們銜接以往的大學課程。

由於學制和銜接問題,相比高考制學生,他們部分基礙知識不足,大家都知道不少文憑試學生第一年都不許修讀一些課程。這聽下來大抵是個合理安排,但不為人知的是,他們扣除不能修讀的課程以後,剩下來的選擇少得可憐,部分只能修讀12或是15個學分。學院既規定文憑試學生不能修讀 2 字頭或是更高的課程,卻又未能開設足夠的1字頭課程供文憑試學生修讀,實在令人無所適從。

更甚者,這年文憑試學生的課程安排也較以往混亂和奇怪。以數學系線性代數為例,此課程分為一、二兩個課程,高考學生能夠於一年內修讀兩個課程,但文憑試學生卻只能在一年級的上學期修讀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卻只能在二年級的下學期修讀,一個相關扣連的課程卻要相隔一年才能修讀,實在令人摸不著頭腦。

DSE選科慢人半拍?

文憑試學生的厄運遠不止於此,他們明明也是一年級新生,卻要讓座予高考新生,讓他們比自己較早在cusis選科。我們都知道cusis不能承受過多的使用者,甚至連一屆學生也能輕易令cusis崩潰,假若所有新生於同一時段登入,恐怕cusis從此就壽終正寢。雖說這不嘗是一件美事,但現況是文憑試新生在本來選擇已不多的情況下,更要比高考制學生遲一步選科,選擇進一步減少。

其他院校的情況

人數多了,課堂自然亦會多了,但影響的斷不止中大,其他大學亦然。中大還好,早已盤據山頭,有地有錢,尚有不少土地以興建新的教學大樓和宿舍。但中大的情況尚且如此,其他位於市區的院校的嚴峻處境就不難想像了,其中不少本科生的課堂由於課室不足需要調至晚上甚至週末,其他影響自不待言。

緩衝期下的體諒限度

總括而言,同學都知道中大要經歷兩三年改制的緩衝期,資源一時之間緊拙亦可以理解。因此大多同學都體諒明白。但體諒亦非全無限度,任由校方為所欲為亦忍氣吞聲的。

其中一絕不能妥協的則是教育質素下降,例如導修課的減少,導修課在大學上擔當著促進同學討論交流的角色,對於學習成效有很大影響,縱使其他方面可以容忍,但對於教育質素的維持,不論是學生還是校方都應對此有些堅持,不能退讓。

如若校方觸及這些教育的相關底線,身為學生的我們自當站出來維護我們的應有的權利。同學若對課程設計有任何不滿和建議,應不吝嗇向其學院建言。畢竟你我才是課程的使用者,若有不滿卻收藏心中,永不會有人知道,只有直抒胸臆,不平則鳴才是改善現狀的方法。同學們若有有關課程影響的不滿,學生報隨時在此充當大家的喉舌,歡迎各系同學投稿贈言。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