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蘇

特首「選舉」塵埃落定以後,梁振英當上特首。但看來特首這位置注定誰坐都不是安穩。梁振英甫上台,連座位還沒有坐暖,即被傳媒翻舊帳,拆穿他一直以來隱瞞家中的僭建問題。想起梁振英當初於選舉論壇上攻擊唐英年僭建那副嘴臉,確實是厚顏無恥得來,帶點幽默味道,仿似在嘲笑唐唐為何會大意被人揭穿一樣。想不到到頭來,自己卻落得一個比唐唐更悽慘的下場,備受全港各界指責其道德操守,成了泛民攻擊他的利器。

泛民的目的

但問題是,泛民針對梁振英道德言行的攻擊,是否真的能作為輿論的長久策略呢?泛民整場圍繞梁振英道德作主軸的攻擊,再輔以中央欽點等的冷嘲熱諷,無非都是要表達「梁振英不是香港人可以信賴的人」。最終也是最理想的目的當然是把梁振英拉下台,以民怨的洶湧作為向中央的抗議,表現出中央欽選的特首並不可靠,不會令香港安穩,迫令其盡快實施普選。泛民也深知這個理想目標並不容易達到,但整場輿論鬧得熱烘烘,於港則一方面能重新團結選舉後散落的泛民陣營,一方面削弱梁振英政府的統治基礎,逼使梁日後的施政日益困難,須向泛民作出更多妥協;於中央則能展現其於香港的政治影響力,逼使中央正視他們,也為日後與中央商討香港政治改革時增加政治籌碼。

以誠信作論述主軸的優勢

加上以梁振英的操守作為攻擊主軸,簡單、明確、成本低,一則善用中國文化重視領導人道德操守的社會風氣,容易吸引社會注目;二則主題明確,口號簡單,

方便媒體傳播,易於深入民心;三則攻擊操守能夠拉攏以往論述未能覆蓋的民眾,泛民以前的論述多集中於攻擊小圈子選舉,圍繞其統治合法性而打,針對中產階層,由於中產在經濟上相對基層自由,不似基層般每天都要為口奔馳,有較多的閒餘和精力關心生活以外的事務,相對而言較關注政治議題,政治權力對中產因而有較高的吸引力。

因此道德論述則能把反對陣營擴大,吸納中產以外關注政府道德的群眾,使部分不太留意政府結構,但關注政府誠信的群眾也能進入反對者的行列。驟眼看,整套道德論述成本低,效益高,百利而無一害,其操作的簡單和對論述要求之淺,對泛民來說非常吸引。尤其是以誠信作重點,能免卻很多以往所採用過重點的爭論,諸如以往的普選時間表或是大增公屋供應,迴避了泛民內的矛盾,團結一致。

現今論述的局限與問題

但這套如此簡單的道德論述真的能持續下去,達到泛民的政治目的嗎?以筆者所看,這套論述到目前為止已經差不多到達極限,若然還不作出突破,則難以再擴展參與群眾,進一步對梁振英施加壓力。

因此當務之今是深化論述,擴展參與階層的廣度和人數。現在這套以道德為主的攻擊策略,問題在於沒有觸及香港的經濟社會問題,沒有緊密連結起廣大市民的切身利益,只能以「梁振英沒有誠信的話,可能會……」來包裝。短期來說可以取得嘩眾取寵的效果,但日子一長,公眾則會漸漸失去當初的新鮮感,由於議題並不是與生活有緊密扣連,也就沒有了長期關注的必要,容易淡忘,讓梁振英胡混過去。加上現在的論述無疑自絕於一些不太關心政治,較在乎自己生活和經濟的一群,當中尤以連溫飽三餐也成問題的基層為主。因此不論是要令運動長遠發展還是擴展參與群眾,都不得不提出當下香港的社會民生問題。

現今論述缺乏民生的面向

現在攻擊梁振英操守的論述幾乎到了太過火的程度,輿論和群眾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在其梁振英誠信問題上。舉例而言,民間人權陣線於1月1日發起的遊行,主題為「民怨大爆炸行騙長官下台」,副題為「不要騙子政府立即普選」。字裡行間都反映出遊行的焦點放在梁振英的個人誠信,亦即他最近的僭建一事上,充其量也只是加上要求普選的訴求。至於民主倒梁力量的記者招待會雖不見明顯主題標語,但由其台上橫額「貪贓枉法狼英下台」、「向港共政權說不」亦可知一二。簡而言之,攻擊梁振英的主軸為誠信問題,再加上老調重彈的至尊孖寶-要求普選和中共控制也就完成了整個倒梁運動的論述,整個論述架構並沒有甚麼突破。

這樣使到香港當下最重要的民生問題失去注意,如地產霸權、全民退保等等,以致焦點錯置。香港當下最急切需要解決的民生問題反而缺乏討論。更重要的是使建制有機可乘,當泛民放棄民生議題的陣地,缺乏一套完整的民生論述,建制則率先搶佔,混水摸魚。

挺梁陣營的反擊

換言之,一旦放棄民生議題的論述,損失不單止是一批關注民生議題的群眾,更可能使這批群眾倒戈於貌似更關注民生的建制論述。人棄我取,於是近日挺梁陣營紛紛提出所謂「停止分化」和「改善民生」等的口號。而事實上則徒具口號,沒有具體建議,空洞無物。說穿了,挺梁論述的核心只是要多給時間予梁振英,

「盼望」他能改善民生,但卻怯於提出實際訴求,恐對梁的未來施政加上更大壓力。他們的目的是描繪一幅民生改善的虛幻未來予群眾,以換取他們對梁振英的支持。但求生活安穩,民生改善的市民實屬多數,挺梁陣營描述的正正是他們的期許,相信這希望亦不足為奇。此消彼長,泛民若放棄民生論述,市民取態必定會傾向更符合其口味的建制陣營,倒梁運動則出現危機。

論述的深化與發展

因此現在正正是將論述過渡,深化的重要階段。運動的聲勢能否繼續壯大,持續進行則要看論述能否拓展深化,吸引這批市民加入倒梁陣營。何況誠信和民生的方向並非只能二擇其一,民生更可籍梁振英的誠信問題切入。舉例而言,梁振英於特首選舉時把自己打造成關注基層和工人的形象,以改善民生的形象深入民心,此更是其成為特首的關鍵之一。當時的梁振英為了爭取草根階層的支持,又是下區訪問基層,又許下了很多改善民生的承諾。很多草根階層由此認為梁振英是真心為民做事,改善他們最關心的民生問題。今天他又能否把這些承諾一一兌現呢?我們不妨為梁振英的施政作個年度小結。

梁振英親民形象的拆解

梁振英於政綱提出較重要的民生議題有房屋、退休保障、教育、福利和醫療。在房屋上,到目前為止,梁振英延長了額外印花稅的徵收,但樓價卻一直不跌反升,而增建公屋的具體目標如「確保家庭申請者和35歲將上非長者1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年」則是如夢又似幻,如露又如電,都一一化成泡影。有趣的是,梁振英這邊廂不大力興建公屋,那邊廂倒是極速實施政綱中的新界東北融合計劃,大建豪宅。至於十五年免費教育和增加大專學位這些重要的民生政策則一如所料的尚在磋商。箇中梁振英對民生議題的緩急輕重之分,相信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不需多說。

先不說梁振英的競選政綱三番四次修改,承諾的改革愈改愈少。更可嘆的是除了房屋稍微有些具體承諾,其他諸如福利和醫療的具體方案都欠奉,多是空談理念而無實際承諾。即使他推出個貌似惠及長者的特惠生果金,卻只是增至二千多元,還設置18萬的資產審查,難以惠及所有長者。當提出了能惠及更多長者,提供更全面保障的全民退休保障時,梁振英卻表態反對。他的親民形象,早已被他自己打破得一乾二淨。

施政報告將是運動的轉捩點

因此我們儘管放眼梁振英即將公布的施政報告,留意其民生政策,看他是否真的敢挑戰地產商的核心利益,改變現今由地產霸權主導的經濟結構。相信大家對施政報告的結果會作出多大改變,心底亦多少有個譜。屆時我們不妨做個梁振英的選前承諾成績表,看看梁振英是否能兌現承諾。屆時配合運動發展,成功機會自然增加不少。

梁振英的僭建問題和選前承諾問題同屬誠信問題,若能以此把論述深化,使攻擊梁振英的方向不再流於道德操守,而是有關其施政的承諾和社會民生,則能吸引關心民生的貧苦大層加入運動。一如歷史以往的教訓,所有能撼動政權基礎的改變,都必需聯合社會上大多數的勞苦大眾,列寧的十月革命便是以「麵包與和平」取得廣泛的民眾支持。

運動方針與發展的再思考

即使針對梁振英個人誠信的攻擊的確是便利而簡單,泛民採用此策略亦可以理解。但凡是社會運動,若不能連結民生議題,則難成氣候。這尤其體現於貧富懸殊嚴重,擁有大量基層的香港社會,缺乏民生方向,則是一個不現實的論述,一個不完整的論述。組織必須審時度勢,因應客觀形勢的變化而改變策略。決定論述時,更不應但求方便容易,則迴避香港最急切面對的問題,這方為急市民所急。對著關心民生的群眾,組織更應籍著民生議題燃起他們對政治的覺醒;對熱衷政治改革者,則反之亦然。今日的挺梁派已經開始掌握民生的陣地,擾亂市民的思考。隨著梁振英即將公布施政報告,這正正是倒梁論述深化轉向,加強壓力的重要契機。屆時運動若仍未有突破,則勢必陷於泥沼之中,難以持續發展。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