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冥王星

其實香港問題多多,財政預算案應該是政府大展拳腳,嘗試做點宏觀改革的時候,但政府年年避而不談,令人失望。然而民怨大,政府也不能完全袖手旁觀,因此才有所謂的一次性紓貧措施,稍為平息民憤。上月公佈的財政預算案顯然就是如此。

而媒體為了吸引讀者,通常將此一次性措施冠名為「派糖」,不知所謂的「派糖」 [1] 其實已失中肯,仿佛是在說這些措施是額外「派」給你的,若經濟不好,不派也天經地義,更完全抹去了背後結構式改革的問題。在媒體的大肆渲染下,「派糖」的說法實在有礙公眾思考。

但無論如何,公眾最關心的還是這些一次性措施,畢竟這是影響自己最多的一環。可是公眾工作忙碌,公眾未必會有時間把所有資助措施細閱一遍,唯有依靠主流媒體的報導,但這些報導不單有失中允,且掩蓋了一些基本問題。

主流媒體的報導

主流媒體有個說法:中產生活面臨許多苦況,政府沒有幫他們之餘,還要拿他們的錢去為基層找數,惹來中產不滿。

讓我們先看看主流媒體的一些報導:

蘋果日報:「怨聲載道的中產繼續被忽視,供養父母免稅額微升,差餉寬免縮水一半。曾俊華指本港中產老化,預告不排除加稅。中產家庭大失所望批評被當局『明恰』,商界也質疑政府向基層『派糖』,要中產『找數』承擔。

香港商報:「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昨日發表2014至2015年度財政預算案,就『派糖』措施比往年大減,香港文職及專業人員總會認為預算案令中產失望,呼籲政府提高稅階及增設更多免稅項目。」

晴報:「政府恐盈餘蒸發,大幅收緊紓困措施,惹來中產不滿。」

東方日報:「多個政黨表明『唔收貨』,自由黨田北俊批評政府的扶貧措施由中產『找數』,又未見有支援中小企的措施,料中產對預算案『會有好大意見』。」

但這些說法是否真確,只要看看財政預算案便一清二楚。

派糖給基層?

綜觀今年財政預算案,涉及紓貧的措施共有五項,總資助200億。分別是:

(i)    薪俸稅寬減

(ii)   利得稅寬減

(iii)  兩季差餉寬免

(iv)   寬免公屋住戶一個月租金

(v)   額外發放一個月社會津貼與援助,例如綜援、高齡津貼等

其中首二項的寬減涉及102億元,對基層可說是毫無幫助。眾所周知,基層因為工資低,又沒有營運什麼公司基本上無需繳交薪俸稅及利得稅,所以,此二稅項的寬減對他們來說根本沒有意義。而第三項寬免措施涉及61億元,但對於基層的幫助也是十分有限(當中的公屋差餉寬免只涉及9億元),且不說申請不到公屋的基層,就是對於公屋住戶來說,第三項也只能幫他們全年節省$1300,幫助不大。

而真正所謂針對基層的,其實只有第四、第五兩項,涉及37億元,即使加上第三項的9億元寬免,也只不過是46億元,對比起總資助的200億元,只佔其四分一不到。還未說到沒被此兩項措施涵蓋的基層[2]。不知媒體所謂「政府一味幫基層」的說法應從哪說起?

46億元對於基層的資助顯然是十分有限的,而餘下的154億裡,中產當然亦佔了一部分,然而不少的錢竟是派給了有錢人。第一、二項的薪俸稅及利得稅,越有錢的人寬減越多,第三項的「兩季差餉寬免」則更為明顯。因為某些業主可能持有多套單位,根據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統計數字 [3] ,全港持有最多物業的機構至少擁有9060套物業,若作一估算,此機構今年至少可以寬免高達3000萬元。對比起一個公屋住戶的1,300元,3000萬元的數字簡直讓人瞠目結舌!筆者十分不解,為何那麼有錢的人還要政府資助那麼多?

在涉及200億的五項資助措施中,46億的資助已是極少,再加上基層的人數眾多,分派下去可以幫助到基層的可謂少之又少,主流媒體的報導根本是徹頭徹尾的扭曲。

中產心理

但問題是:以上的資訊也不是被刻意掩蓋,也說不上很難明白,媒體理應不能隻手遮天,掩蓋真相,但為何就是有那麼多人相信?更有些中產認為基層「好吃懶做」、「搶晒政府資源」等等?簡言之,中產為何依然相信這一失實的報導?

筆者認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產的生活亦面對不少壓力。雖然中產普遍較為富裕,但其生活亦不是想像中舒適。因為有很多本需政府承擔的,例如醫療保險,兒童學、教育等,現均需自行支付。而更重要的是樓價高企,中產被迫承擔昂貴的供樓費用,略作估算,供樓至少佔中產全部收入的四分一,生活也算不上輕鬆。

中產本身經濟壓力大,政府亦沒有太多措施幫他們紓緩壓力,他們因此甚為困惑,急需一個解釋。一經主流媒體的推波助瀾,不斷強調「政府只幫基層,並要中產為其找數」,恰好就為中產提供了那個解釋。即使中產還未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他們也極容易將不滿的情緒投放到基層身上,認為他們「搶晒資源」云云。以下一例頗能說明問題:當我感覺到父母沒怎麼疼我的時候,而自己又不知道為何,我就很希望得到一個解釋。若現有人不停地對我說,你父母不疼你了,只疼你妹妹了。我就似乎得到了一個解釋:我妹妹是造成我不受寵的原因,縱使我知道妹妹可能比我更不受寵,我亦會將怨氣投向她,認為她是罪魁禍首。

而這種不滿情緒其實甚容易將一些基本問題掩蓋。中產面臨的生活壓力並非由於政府的資助少了,更不是基層搶走了甚麼資源,而根本是樓價太高。但政府卻不著手處理樓價問題,只是死守「積極不干預」教條,白白看著樓市在十年間狂升數倍,令房屋開支成為中產(甚至所有香港人)最沉重的負擔。因此,資助與否根本就是無關痛癢,重要的是樓價,但現在公眾就是被媒體誤導向這個方向了,情況實在令人擔憂。

基層需要的是結構性改革!

然而,更令人擔憂的是:現在公眾的印象是政府已幫了基層很多,但其實這只是主流媒體的扭曲。基層不僅沒有受到政府的甚麼恩惠,且活在水深火熱中,面對巨大的生活壓力。因此問題根本不是有多少一次性措施,這都是小修小補,無助於真正解決問題。要為基層脫貧,根本是需要有結構性的改革及長期政策的配合。

其中一例就是增建公屋。現在的公屋輪候人士已超過20萬,有大半人士的輪候時間更遠超過政府承諾的「三年上樓」時間。而且有很大部分人士的收入剛好過了申請公屋的入息上限,因此被拒於門外,不得申請,但他們的收入又如何可以承擔昂貴的樓價及租金,最後又是受盡住屋的壓力。

另外一例就是全民退休保障。香港現時還沒有全民退休保障,大量基層老人在貢獻香港社會多年以後,已喪失工作能力,但生活仍沒有一點保障,依然要面對巨大的壓力。民間要求全民退休保障超過二十年以上,但這麼多年來還是沒有,這是再多的一次性措施也解決不了的。

但政府完全沒有著手處理這些問題,並且在主流媒體的「派糖」語境底下,這些問題完全被遮蓋了。

結語

其實除了上述增建公屋及全民退休保障以外,財政預算案還可以增加其他許多長遠措施,例如醫療福利、托兒服務等。筆者不希望在此一一剖析,但希望指出:基層面臨的生活壓力遠非一次性的資助措施可以解決,若政府依然視若無睹、袖手旁觀,不提出一些結構性改革,基層的生活根本不能得到改善。況且政府坐擁大量財政儲備,更不能一次又一次地只是提出一些一次性措施,不理基層水深火熱。

而在主流媒體的「派糖」語境下,不僅這些長期紓貧措施未能得到妥善討論,連一些基本問題都被掩蓋了。再加上其徹底的扭曲,本已生活在貧窮困苦中的基層更要成為社會不滿情緒的宣泄對象,受盡輿論的誣蔑,情況有如你無故被人揍了一拳,沒人為你主持公道之餘,你還要受別人的誣蔑,這是十分可怕的!

[1] 所謂的「糖」很容易會讓人有以下聯想:這顆糖本不是你的,而是在經濟好的時候「額外」派發給你的。此中的潛台詞就是:若經濟不好的時候,不派糖給你則是天經地義。但若我們相信社會福利是用來保障人民的話,經濟不好的時候,政府不是更應該幫助其人民度過困難嗎?

[2]因為有很多低收入人士根本沒領取第五項所提及的任何援助資金,又不是公屋住戶,但他們的生活同樣也一點不輕鬆,甚至更困苦,何故受盡生活壓力的他們又沒有任何援助?

[3] http://www.legco.gov.hk/yr11-12/chinese/hc/sub_leg/sc09/papers/sc090229cb1-1196-2-c.pdf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