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iendlyFireHK/

 

資訊爆炸的年代中,我們接收到的訊息,都曾必要地經傳媒過濾、處理,故不難碰觸到它們背後隱藏的意識形態。媒體透過密集的報導、社論甚至輿論,灌輸既有一套概念予受眾。

 

公共傳媒(報章、雜誌、電視台及電台,包括印刷版及電子版)作為監察社會的第四權,負責向大眾傳播資訊。現今互聯網普及,我們每日都能接收各種不同資訊,例如電子傳媒利用社交網站發放的即時新聞,或是電視台廿四小時不間斷播放的視像新聞。資訊爆炸的年代中,我們接收到的訊息,都曾必要地經傳媒過濾、處理,故不難碰觸到它們背後隱藏的意識形態。媒體透過密集的報導、社論甚至輿論,灌輸既有一套概念予受眾。故大多政治冷感的香港人,因本身並無固定立場,又對當下發生之事了解不多,容易在潛移默化下受公眾意見影響,不自覺地拾人牙慧,將彼見視作己見。可見,公共媒體能影響受眾的思想,從而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及行動模式。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我們的公共媒體大多有預設的意識形態,並漸傾為兩極。一些媒體雖盡量利用不褒不貶的用詞及語氣報導,但選材以及內容的焦點大多傾向兩方:

事實上,它們每每在發放看似客觀的報導時,均隱含了強烈且主觀的政治暗示。如最近許多媒體在報導學運和佔中等事件時,尤其強調政府在處理手法的不公(政府對相關人士訴求的避而不應、警方派駐人手的數目、施放胡椒噴霧及催化劑的次數等),並將上街抗爭形容為提升港人身份認同的重要里程碑。有市民受到感召,參與聲援,令事件規模不斷擴大。而另一邊廂,則有媒體不斷強調事件的非法性(示威者犯法且不符理性的抗爭手法、對社會的秩序與運作所造成的擾亂與癱瘓等),使原先反對示威的市民情感日趨濃烈,亦令部分人開始反對抗爭運動。換言之,它們的報導都只側重於事件的一面,造成讀者的單方取態。

公共傳媒旨在為大眾服務,傳播準確消息,有助他們了解民情。但無可否認,它們在作出報導的同時,所選的新聞內容及報導手法亦會銳化市民的政治取向,甚或會造成社會分化。正如現今的香港一樣,市民的政治取態正漸走向非黑即白的兩極化。

到底公共傳媒背後的目的及理念應是甚麼?現時社會各方面都受政治勢力的無形影響,如許多傳媒背後都由大財團或有政經背景的商人所擁,他們既深諳輿論的影響力,又有否嘗試利用報導去煽動民眾,為自己爭取更多政治籌碼?傳媒是監察社會的第四權,有制衡當權者、充當人民喉舌和揭示社會真相及不公的責任,在前文提及的傳媒機構背景下,他們有否不畏強權,充分地呈現社會上大大小小的陰暗面予民眾?而媒體自身的各種報導手法,是否只以銷量作金科玉律,變相使新聞傳播變得商業化?又或者有嚴格遵守專業操守,務求以客觀持平地傳播資訊?這些問題仍需大眾深思、商榷,因而市民在消化資訊前,必須反覆思考其可信性及留意背後隱含的價值觀。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