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自殺專題──徵稿後感

suicidep preface5

這期收到的投稿,編輯間看過後頗為沉重。一來感激同學來稿,因為表達情感本來不易,組織關於自殺的複雜情緒就加倍困難。另一方面,四位同學都表現出對現實的無奈與消極,例如第一篇投稿中「畢竟生活還是要繼續,我們要殘忍地習慣這種痛。」—他們還是二十多歲的青年呀。再回看兩篇文章:

想要去讀書,但不知道要讀些甚麼。想要去工作,卻不想再在不喜歡的領域工作,又害怕不能找到所謂好的工作,即便它不適合你,也無法做到真正的灑脫和放棄。真的體會到了所謂的無路可走,條條大路都通向了地獄。再加上一個接一個的期中考試和對本專業的極端厭惡。[……]思前想後,無論如何無法說服自己我的存在是有價值的。(我為甚麼不開心

所有的問題,也許都是我的能力問題。沒能把書讀好,過不到三,遑論爆四,弄得連上莊也害怕不能兼顧,只怪自己能力不足。得來一句句的不滿,一分分的不屑,然後自己一肚肚的不快,這些都是我該承受的。(我們都一樣

即使文學批評提醒我們文中的「我」不一定是作者本身,我們讀到這裏也不禁要問:究竟是誰,是哪裏出了問題?從甚麼時候開始,大學教育無法讓學生建立足夠的自信?為甚麼成績成為了評斷一個人的最高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第一、二篇投稿寫的是他人的抑鬱,其中灰色的、無力的感情並不比第三、四篇為低。第二篇中的「我」甚至起過自殺念頭。學生刊物收到這樣低沉抑鬱的文章,而且為數不少,學生及教育工作者應慎重思考其中的意涵。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