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六月四日,都有一群人默默地聚集在維園裡,為的就是要紀念 1989 年那場以失敗告終的民運。有些人或許會認為,紀念一場失敗的學運對現時時局的發展毫無用處。先不說用處何在,無可否認的是 27 年前有一群人為了對抗政權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每年的紀念晚會都是一個機會讓我們去懷念這群對抗政權的犧牲者。正如掃墓一樣,為的是要去思念故人,這正正已經給紀念六四賦予了一層意義。加上八九的矛頭正正是選擇性失明的中共政權,每一年的紀念晚會又是一個機會讓我們繼續承傳廣場上亡魂的遺志。但無可奈何,今天的晚會被背負上另一層政治意味,人們將紀念六四簡化成對政府與中共政權的不滿,但忽略了 27 年前北京群眾所表達的訴求,亦無視了民運失敗帶來的教訓。

〈晚會的匱乏、沉悶、與力量〉一文講述了紀念的意義,當中的重覆與情感尤其重要。重複讓人反思八九民運以至整場改革開放的過程,情感亦有宣示立場的作用,向當權者表達不滿與訴求。雖則情感有其用處,但現時主流關於晚會的討論都是集中於情感宣洩,高漲的反共/抗共情緒掩蓋了晚會內裡的意義與其成效,更令情感不能轉化成對儀式、紀念與六四歷史的思考 。

現時社會對和平紀念充滿質疑聲音,六四紀念晚會與其他社會運動備受批評。在剛過去的五一大遊行,九間大專院校學生會及本土組織覺得遊行只是「行禮如儀」的儀式,支聯會的紀念晚會過去亦受到同樣的批評,這種「行禮如儀」的儀式化集會,被批為對政局無影響力與作用。面對人們對紀念晚會的形式作出批評,〈要反對的是社運儀式化,不是儀式本身〉提出人們往往忽略了儀式也是社運的手段,可以鞏固與累積力量。

雖則支聯會晚會中的現有儀式有其意義與作用,但大眾過往對支聯會六四晚會存在不同的批評是無可爭辯的。〈理想中的紀念晚會 2.0〉是我們一班編輯對六四晚會編排的一些看法,提出了晚會中一些可以改善的地方。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