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不是單一事件,而是建基於「與國際接軌」意念的一連串政策改變。這些改變直接牽涉中大現行的政策,其影響至今仍然深遠。甚至,國際化可以成為毀滅一所院校的力量。

或許大家會疑惑:與世界接軌,有何不好?接軌世界,瞭解異地文化,促進社經交流,當然好。如果各國學生可以在中大汲汲異地知識,我們又可以從他們身上交換到聞所未聞的文化,彼此樂也融融地思辨,何樂而不為?然而,現時的「國際化」,除了表面上在校園裏多幾位歐美留學生,多了不少英文用主的課程、論文,根本沒其他。

這樣的「國際化」一方面是對英語「文化」的傾斜,但更深層的是為了招來學生。所謂「國際化」其實就是與世界市場接軌的渴望,希望把香港專上教育推向國際市場,使教育成為投機炒熱的生意。簡單而言,透過「國際化」,增強競爭力,令國際排名上升,聞聲而致的本地或非本地生自然大增。先不說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會因而對大學增加資助,非本地生的全額學費更是一筆可觀額外收入。結果卻是我們甚少可以跟那些留學生發生交集,他們也未有融入的機會,而英文化則扼殺本地文化,以及本地學術系統的發展。由是觀之,「國際化」只是披著「文化交融」外衣的一種市場手段,說到底不過是學店的另一種。

從眾多的國際化政策中,我們選擇記述「中科合併」及「語言政策事件」,因為兩者分別展示中大名義上及理念上的毀滅。當中大與科大合併,中大將從世上中除名;當「香港中文大學」捨棄「中文」,中文為教學語言的理念亦一併消亡。這一切都以國際化之名發生,而不少人都視之為進步。然而,這種「進步」於老師及學生而言,依然是「進步」,抑或「墜落」?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