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論述編委會、新力量網絡編︰《本土論述2008》
上書局/2008年8月

{mosimage}

文︰F.A

 

剛過去的書展裡,上書局攤位的人流不多不少,或者最好賣的始終是梁文道的新書《讀者》。但同場還有一本未必太起眼,但梁氏也有份編輯的小書《本土論述2008》。

《本》書紀錄並延續了去年幾場重要的社會辯論。最搶眼的自然是皇后天星以來的後續思考。四處高揚的城市發展論調固然是迷思,但保育也有朋友提出異見,梁啟智指出上蓋豪宅也是「本土」的一部分,許煜提及認同政治的論述限制,都是刺激的觀點。

與保育打孖上甚至相輔相乘的還有以呂大樂為重心的世代論戰。

呂大樂從88年的《階級分析與香港》開始,慢慢在論述裡確立代際的權力版圖,近年成為話題作的小書《四代香港人》可理解是總結。《四》以自省意識為經,權力分析為緯,批判香港戰後嬰兒潮的精英(第二代)上承第一代的辛勞成果,阻礙第三代上位,對第四代更是過份溺愛與規訓。

就此,《本土論述》蒐羅了幾篇對世代框架提出異議的作品。俞若玫抗拒、並同時利用呂氏框架,以女性及第三代本位橫寫真正令她憂心的社會問題,提出她認為更有效的命題面向。梁文道偷天換日,以「時間站在我們這邊」的口號重整代際分野,從天星皇后的鮮活氣象裡找到本土青年的能動與朝氣(《本》書並無收錄)。馬嶽一方面被梁的文章鼓舞,一方面卻在〈時間站在我們這邊嗎?〉反對梁的盲目樂觀,擔心關注社會的年青人未必有實踐改革的足夠機會。周思中出發點最簡單、野心最大︰梳理歷史、指出世代論述的視野遺缺,並進而詰問這種討論下的宿命意味,究竟能否幫助我們講出具進步本土意識的香港故事,解殖工作又可以如何再上路。

在這種背景下,學生報抱著一種都試下開聲的心情,希望把熱鬧的論戰引入校園,並再加一筆,開發階級張力的角度︰香港故事,不一定要講呼風喚雨的精英「第二代」,也可以從最不被照顧的基層勞動者處開始述說。其實,大學同學的具象生活,我們各自稚氣卻粗糙的聲音,可能最有機會為這場熱點討論帶來活力——我們真的只能對成名學者的論說頭頭是道嗎。更重要的是,認識本土故事的敘事可能,同時正是大學生認識自身的重要一環。你會願意一起思考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活動︰
世代內外——我們希望有怎樣的青年故事?
九月十五日下午/中大校園本部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