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有泥就有機

認證你,是有機

文﹕june、馬基

有機菜和普通菜在外觀上沒有分別,那我們可以如何分辨?現時普遍採用的分別機制乃認證。相對於歐美和日本等國,香港並沒有法例硬性規定有機菜必需取得認證,只是有兩間大型的認證機構,分別為香港有機農業協會和香港有機資源中心。以上兩間機構會作有系統的有機評估和發出有機認證標誌。而下文將就有其認證的內容作分析。

就兩間機構的評審標準而言,的確達到一定的水平。例如兩間認證機構都在其認證標準指出,生產過程與產品質素的同樣重要。因為有機耕種的目標除了生產足量的糧食外,還要顧及生態環境的影響,例如保持土地肥沃等等問題,都是有機農業的重點。此外,就生產過程,兩間機構都有清楚的標準,以二三十多頁詳細列出,可用和不可用的各種的方法和材料。

雖然認證看似很客觀清楚,但它有著些隱藏的問題。

首先,認證標準寬緊不一,在生產品的有機成份方面的標準十分寬鬆。根據香港有機資源中心認證有限公司對有機產品的標準,所謂「有機產品」並不一定100%有機,其中可以包括5%非有機物質。5%實在並不是個小數目,如果含有5%非有機成分的產品也算是有機的話,那麼,含有5%雜質的蒸餾水還是蒸餾水嗎?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含有5%至30%非有機成分的產品,也可被冠上『含有機成分產品』的名字。在這個標準下,這樣市面上有大部分產品都可以與「有機」扯上關係,這個寬鬆的標準也實在與不少食品公司在健康產品熱潮下的推銷策略相近,就是那怕只有七成有機成份,也要與「有機」的字眼連上關係,以製造一個健康形象。

另一方面,兩間認證公司的部份標準卻過於細碎,小農民往往缺乏資源,難以達到。例如標準要求建一條緩衝區分隔開有機生產區與普通生產區,以保障免受鄰近地區的禁用物質污染。但小農土地有限,難作有規模的劃分。又例如,標準嚴格限制的肥料等生產用料。然而,目前在香港其實未能找到足量和穩定供應的有機生產材料,某些肥料,如花生麩粉,都是沒有經過認證機構認證的。只是隨便地舉出兩個標準,也見到標準的複雜,這些似乎只有有規模的農場才能有資源去做到。相反,對於以有機耕作為生的農民,未必有此資源和學識去研究並達到這些要求,這實在間接驅逐了小農民於認證門戶之外。

不單止標準複雜,高昂的認證價格,也對小農民造成沉重的負擔。根據香港有機資源中心認證有限公司的認證程序,公司會先收取$2550,作初步評估費。雖然金錢會用在之後的實驗費裡,但實驗需時可長可短,大約需時一至兩個星期,以$1200一天計,需要上萬元作認證,由於認證是認證農場本身,需要每年續牌,這對小農民來說這是一筆昂貴的費用。故此認證大大增加了農民成本,其農作物的售價必然較貴,加上有機農作物市場不大,實難以與大機構匹敵,使農民生計受損。

總合而言,認證的出現乃為使消費者更認識有機農產本身,但因標準過寬竟令有機與非有機界線模糊不清。更嚴重的是,本作為方便了解、消費與生產兩邊的橋樑的認證,卻對生產者造成負擔,實在不合理。最後,應注要的是,在有機農業市道本已艱難的背景下,有機農夫的工作除了耕作之餘,還會保護環境,前者本已十分辛勞,後者的功夫絕不簡單。加上,環境保護乃整個香港社會的事,應由所有人共同努力。作為消費者,對於有機農夫在自然保護的付出,金錢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我們實不應有顧客至上的心態,以為付出了金錢便完事,實在應尊重有機農業和多了解有機農夫及其困難,同樣地,也應視認證為提供一個準則讓我們了解有機農業,並非作監視防範之用。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