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Deutsche Bank crisis: too big to fail?, counterfire(online)
作者:Chris Bambery
翻譯:覃俊基

3418318382_7e90798e9e

「就像英倫銀行一樣可靠」—你近來不會聽到太多這樣的說法。我想,一部份原因是它在世界舞台扮演的角色不再那麼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08金融風暴以後,大家都不再覺得銀行是可靠的機構。

但如果有哪個國家的銀行曾被視作可靠的典範,那就一定是德國。1871年德國一統以後,她的商業與投資銀行協助了德國的工業化。它們不單向相關企業借出資本,而且會在公司董事會上擔任席位。這種長遠的投資,被稱作「耐心資本」(patient capital)。這常與倫敦市的短期策略相對比(但這其實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倫敦市從來沒有怎麼投資英國工業)。[1]

奧地利的馬克思主義者希法亭(Rudolf Hilferding)便分析過這種德國模式,稱之為「金融資本」,即工業與金融資本的結合,後來列寧更將之用於分析帝國主義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在戰後重建德國產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如今這樣的巨人也要倒下了。

由八十年代開始,德意志銀行不甘於其既有角色,希望將自己變成一所全球性的投資銀行,可以挑戰美國的巨擘如雷曼兄弟(記得他們吧)、摩根大通、富國等。會有這樣的轉向,部份原因是它可以借此擺脫依賴本地疲弱的市場。因此,它購下了一所英國投資銀行摩根建富(Morgan Grenfell)、以及美國的信孚(Bankers Trust)。

但它真正邁向國際金融新世界的時刻,是在德國總理社會民主黨的施羅德(Gerhard Schröder)管治下,即1998年到2005年。

誠然,戴卓爾確是剝削勞工的新自由主義的先鋒,美國總統列根也是主持新自由主義最初的攻勢,例如那些打壓工會的大戰役。但經常被忽略的是在九十年代與千禧年代的第二波新自由主義。這一波攻勢由中間偏左率領—美國的克林頓、英國的貝理雅,還有德國的施羅德—而且在許多方面也要比第一波的攻擊更加瘋狂[2]。在這三者間,德國施羅德可謂最成功,因為他成功減低德國的勞動成本,振興出口、重新帶動德國經濟。

最關鍵的改變被稱為2010議程(Agenda 2010)。除了提高退休年齡、醫療私有化、延長商店開放時間、廢除手工行業的證書要求、減少資助有困難的企業等常規措施外,施羅德做到了連戴卓爾也做不到的—他削減了廣大勞工的工資。

2010議程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削弱了德國的福利制度。這個社會民主黨政府所抓緊的一點,就是如果你削弱了受僱者的安全網,無論他們在工作上面對甚麼的打壓,他們也會啞忍,因為失業的代價太大。

但施羅德也因與大商家走得很近而為人詬病。他同樣認可德意志銀行,以及其競爭者德國商業銀行的野心—成為全球性的投資銀行。所以他廢除了會阻礙它們的投資管制[3]。正因如此,德意志銀行便陷入及後的美國市場的投資狂潮—次按,其投資額總值高達320億美元。

我們知道接著發生了甚麼事。在2007年,投資者突然害怕美國的房地產市場會下跌。有些甚或覺得次按投資產品不值一毫,所以他們便一起撤資,次按市場亦接著崩潰。即使如此,德意志銀行還繼續購入次按投資產品,結果自然是慘不忍睹。

galbraith_lehman_091313

無論如何,它的行政總裁阿克曼(Josef Ackermann)向德國記者誇耀,德意志銀行不用亦不會接受政府救助(bailout):「如果在這場危機之中我們要拿政府的錢,我會感到羞愧。」

在某意義底下,他的確沒有拿國家的錢。德意志銀行的債務沒有如蘇格蘭皇家銀行或是蘇格蘭哈利法克斯銀行被國家接下,它也沒有如美國的銀行一樣被迫匆匆合併以免破產。但德意志銀行確實有間接地拿國家的錢,很多的錢。美國政府救助美亞保險的錢中,便有118億最終進了德意志銀行的口袋;它以極低成本向聯邦儲備局借了20億美元—這本就是用來拯救投資銀行的一筆錢;它還將超過2900億的有毒按揭售予聯邦儲備局。

德意志銀行從來沒有從2008年的創傷中恢復過來。這點相當重要,因為這就是它將業務擴展向國際市場的結果。在市場崩潰之前,它已持有大量毒債。這也就是為甚麼在該年6月的時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出警告:「德意志銀行是全球最具風險的金融機構,它有機會為整個金融制度帶來龐大的衝擊。」

除了債務問題,美國政府還向德意志銀行追究它在08金融危機的責任,以及操控匯率、違反國際貿易制裁等[4]。德意志銀行因為以上第一項問題被美國政府罰款。正是這龐大的罰款,以及在歐洲新採用的負利率造成了德意志銀行的上星期股價暴跌[5]。同樣的事情在二月時也發生過。

為甚麼事件會引起廣泛關注?歐盟的條例禁止國家用錢救助銀行。如果某所銀行未能每月支付其債券—而在年初德意志銀行正是凍結了支付,這些債券便會被轉換成銀行的股份。投資者害怕本來每月支付甚豐的債券將變成不值錢的股份,自然紛紛拋售。

上星期,國際金融大鱷們—即對沖基金—就是在試探德國政府會否介入,救助其國家最大的銀行。金融分析員相信,德意志銀行需要向投資者融資近50到70億歐元才可以解決其財務問題。這到底有多大可能呢?

大部份人認為,在08金融風暴以後,我們應該不會再聽到所謂「太大而不能倒閉」(Too big to fail)的說法。如今這樣的說法又再甚囂塵上。

德意志銀行的衍生工具投資總值60兆美元,德國國民生產總值是3兆多一點—前者是後者的20倍左右。如果真的要拯救德意志銀行,德國政府便要付出莫大的代價。

德意志銀行或許可以捱過這次危機,但這是治標不治本,危機隨時再次出現。

alexis-tsipras-angela-merkel-greece-germany

德國總理默克爾要面對雙重的難題。第一,下一年是選舉年,而她當下的支持率並不高。救助銀行勢必得罪選民,但任由德意志銀行倒閉又會造成莫大的混亂。

第二,如果她嘗試用國家資金救助德意志銀行,那就是雙重標準,因為在意大利面對其銀行接近倒閉的時候,她阻止了意大利總理倫齊救助它們。正因如此,意大利,以至歐盟內遵守德國式經濟方針的國家如希臘、西班牙和葡萄牙[6],對德國均有不少怨恨。任何救助德國銀行的舉動,將會做成比英國脫歐更大的危機。

現在,想必有很多德國人懷緬德意志銀行作長遠投資予德國產業,即所謂耐心資本的年代。然而開弓沒有回頭箭。新自由主義改變了一切,早在2000年左右,德意志銀行在這轉向下興奮地走進了國際金融賭場。現在,它就如那些在蒙地卡羅輸光一切的人一樣。


編註:

[1] 「倫敦市」(City of London,或簡稱The City)泛指倫敦的金融業。在2012年的時候,由商務大臣祈維信(Vincent Cable)委托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John Kay進行了調查研究,報告中便有批評整個金融業彌漫着短視的文化(Short-termism),只顧追逐短期利潤,而不在乎與顧客的長久關係。

 

[2] 貝理雅、克林頓、施羅德三者均是所謂「第三條道路」的代表人物。字面上它的意思是指左傾的政黨(分別是英國工黨、美國的民主黨、德國的社民黨)找到超越左右對立的第三條路線,但實則上卻是這些政黨全面擁抱市場、支持福利私有化(privatization)、撤銷金融管制(Finanical deregulation)等右傾路線。實則的結果就是,政府公共開支減少,私人市場介入以後福利質素下降,金融的去規管化令全球市場更容易動盪。

英國的貝理雅,除了因發動伊拉克戰爭而惡名昭彰外,最為人詬病的政策就是私人融資計劃(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s, PFI),讓私人企業與利潤邏輯介入基建與福利制度;克林頓也是大幅削減福利開支,攻撃既有的福利制度(說法是‘end welfare as we know it’)。金融方面,英倫銀行就是在貝理雅治下獨立,不再受議員直接監察,相關金融監管制度也變得如此。在美國,最重要限制監管銀行投資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Glass-Stegall Act),就是在1999年克林頓治下廢除。

施羅德的問題則見正文。

 

[3] 銀行不比普通企業,在整個經濟系統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基本借貸、接受市民存款等等)—銀行破產可是極其嚴重的事,所以政府往往會對其投資有所管制,以免它為了追逐利潤而作太過冒險的投資,比如限定銀行必須要有一定比例的資本,或是禁止銀行作某類型的投資等等。所謂的金融去規管化就是想打破這個規條。

 

[4] 08金融危機中,最為人詬病的便是形形色色的有毒金融產品。德意志銀行被美國政府判定它主動大力推銷有毒產品。操控匯率方面,則是惡名昭彰倫敦同業拆放利率操控醜聞(LIBOR scandal),指出銀行謊報自己的利率,用以操控市場。除了德意志銀行,不少大型銀行都涉嫌其中。最後,美國政府指德意志銀行暗中和一些被貿易制裁中的國家,如伊朗、利比亞等進行交易。

 

[5] 負利率是指私人銀行存款於中央銀行的時候,不單沒有利息,反過來要付費。這項政策是繼所謂零利率政策以及量化寬鬆以後,國家希望刺激經濟的貨幣政策。在中央銀行負利率下,普遍借錢的利率也會因此被壓低。其背後的動機是希望銀行以至企業不要囤積資金,要麼將錢借出去,要麼用以投資以刺激經濟。

銀行賺錢的方法,其實就是自己的投資(貸款、金融投資)的利潤率要高於它派發予存款者的利率。現在,銀行一方面被迫要進行比較高風險的投資(不然一開始就不會選擇囤積,但現在囤積卻會被負利率影響),貸款利率被負利率政策壓低又代表銀行賺少了錢;另一方面,銀行總要付利息予存款者。銀行的利潤自然會受到威脅。現時不少歐洲國家以及日本現正推行負利率政策。

 

[6] 在歐盟之中,德國是最推崇所謂的財政保守(Fiscal conservatism),亦即盡量減少國家開支,反對國家負債,哪怕是需要增加福利改善人民生活,或是放債進行基建刺激經濟。所以,當歐盟的邊陲國家如西班牙、希臘、意大利經濟陷入危機,需要國家扶持的時候,德國強硬地表示反對,這對這些國家的經濟(企業倒閉)與人民(削減福利)均帶來莫大的傷害。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