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恩

何用別尋方外去

寫這篇遊記時,特意搜索了一下旅遊書的書目,盡是「xx國家旅遊全攻略」或是「xx國家旅遊大全」等字眼。無聊到書店閒逛一圈,又會發現在「旅遊」一欄下都是到別國旅遊的攻略書。每逢假日,我們總是想出走。若「出走」是為了逃離人煙,找一片心安所屬之處,那,重遊故地不也是一個好選擇嗎?中環由十九世紀起見證我城由小漁村發展成商業都會,其名字源於一場殖民時代的角力:當時的香港華人會以「四環九約」為香港島北岸城區分區,中環作為位於中心的一環;而當時的港英政府對維多利亞城的官方分區分爲東、中、西三區,中環之地即「中區」,所以把中環喚作「中區」則爲行政性的區劃。於此,我們邀請你一起踏上旅途,遊遍舊城中環的旮旯。你會驚訝,原來香港還有很多未曾踏足的土地和更多你不知道的過去。

文武廟

中環的舊建築總穿插於狹小的大街小巷之間,如洪水在隧道中逆流而過,把摩登的城市拋諸腦後,回到夾縫裏的舊時光。立於荷李活道的文武廟第一眼便予人是一個燈火通明的赤色印象。作為香港殖民地時期其中一座最早興建的中式廟宇,文武廟後殿正中供奉文武二帝,案側邊置有「妙手生花筆」,這支具有數百年歷史的神筆,據說摸過以後能學業猛進,名成利就。從以前廣東附近一帶上京考科舉的舉人,到現在考公開試的莘莘學子,都會順手一摸此筆,以祈求考取佳績,每代的華人總抱有「生不入官門,死不入地獄」的心態。斑駁的外牆上掛著雲石牌匾,廟內吊掛著螺旋形的大型塔香,輕煙裊裊,捲起來自遠古延綿至今的祈願。

砵典乍街(石板街)

沿著小徑往下走,你將會到達連接山上荷李活道和山下干諾道的砵典乍街,凹凸有序的石板塊時刻向你訴說著一段來自殖民地時代的記憶:抬著轎子做生意的轎夫腳踏石板階級穿梭於舊城的横街窄巷;偶爾,舊時代的天空降下雨水點點,然後順著板塊躍到今天繁華而熱鬧的都市。

街頭藝術

在上落樓梯之際,你亦可以發現隱藏於街頭巷尾的壁畫,彩色的畫筆在荷李活道一帶的老建築、道地小店上添上一道道異樣的色彩。偶爾有新簇簇的汽車駛進又駛出,牆上的彩色筆觸底下是經年的膠水痕跡和曾經相互交疊的宣傳單張。這個藝術與商業匯聚的街頭,是香港藝術文化最真實的寫照。

孫中山紀念館

樓高四層的甘棠第,從 20 世紀初開始見證中環舊城的種種變遷。立於館外的孫中山銅像手執書卷,讓人想起他在港接受中學及大學教育期間博覽中西群書,探索如何救國救民的志向。

你會發現孫中山先生這位革命家與香港的不解之緣:在港受洗的經歷、1899 年派陳少白回香港創辦第一份革命機關報 --《中國日報》、同盟會香港分會的成員合照⋯⋯綜合古典風格的大樓,以金箔點綴的房間,偶爾望出綠窗花外,仍舊是一片抗命的天空。

PMQ 元創方

從 2014 年起由中央書院及已婚警察宿舍搖身一變成為文創地標的「PMQ 元創方」,是政府「保育中環」的項目之一。走過一片室內草地,映入眼簾的是由數個立方建築物建構而成的半開放室內空間,腳踏著的透明玻璃地板下展示的是珍貴的歷史遺跡。在這裏,你更可一覽超過 100 位本地設計師及創意企業家的作品,並把不同具有本地特色的 時裝飾物、時尚生活用品、食品帶回家,為這趟旅程畫上完美的句號。

或許我們總嚮往着一片猶如漩渦中的避風港般踏實的土地,出走外地想要找一個城市的緩衝區,好逃離鬧市的煩囂。但請你不要忘記,在繁華紛擾的都市,也仍倖存著一片淨土。東坡居士謂「此心安處是吾鄕」,讓我們在出走以先多回顧我城這個「鄕」,抓緊一處能使蘭花不再失根的土壤。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