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嘉朗

大約三、四年前,香港球迷間出現了一個「笑話」,「笑話」有兩個版本,第一個是「如果美斯在香港出生……」,第二個是「如果 C 朗在香港出生……」。主角不同,但兩個版本的發展脈絡是相同的──主角自少 展現足球天賦,但父母不想他浪費時間踢波,親戚、老師亦然,他們都勸勉主角要好好讀書,最後主角當然與職業足球拉不上丁點兒的關係。

故事的寓意顯然易見:強烈追求學業成績的風氣正剝削年輕人發展的可能。這無疑是一個笑話,更是一個帶有悲劇色彩的「笑話」。我們對故事有共鳴,大概都同意故事情節合理,都對現況有不滿之處。我們都寄望有人能夠走出框框,出現勵志故事。

走出框框,走到英格蘭

最近便出了一個戴偉浚,他與英格蘭甲組聯賽(英甲) 球隊貝利簽了職業球員合約後,受到了不少香港媒體的報導。看到一個 18 歲的年輕人能夠走出框框,更可在足球強國(至少其聯賽是)踢球,當然令人振奮。報導一出,便引起不少港人關注。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戴偉浚不負眾望,漸漸得到更長的出場時間。

他雖不是 C 朗或美斯(或者說是未達至他們的水平),但眼見一個香港年輕人能夠在英甲出賽已經夠讓人愉快。這個故事夠精彩了。但這個故事並非必然,是甚麼令戴偉浚不致成為另一個港式典型「笑話」的主角呢?戴偉浚的故事起點和〈如果 C 朗/美斯在香港出生……〉一樣,他自小便精於踢波,曾跟隨香港巴塞足球學校到訪歐洲比賽,並代表香港不同組別的青年代表隊。重點是,他花不少時間踢波,但沒有人勸勉他要踢少一點波,讀多一點書,反倒他的父親大力鼓勵他好好踢波,這似乎是兩種故事發展重要的分野。戴爸爸於戴偉浚 11 歲的時候,選擇舉家移居英國,目的就是幫助戴偉浚在足球上的發展。及後,戴偉浚加入了英格蘭冠軍聯賽(英冠,比英甲高一級別,比英超低一級別)球隊雷丁的青年隊,得以開展其在英國的足球故事。2016 年,雷丁的教練明言戴偉浚不會有太多上場機會,令戴偉浚四出找球會加入。幸而,他最終到了貝利,並於剛過去的暑假簽了職業球員合約。

支持戴偉浚的同時,我們又有否意識到這樣的一個故事呢──一個家長支持孩子發展所長的故事。

「支持你踢波,但不要以此為職業」

〈如果 C 朗/美斯在香港出生……〉中,主角受到父母、親戚和老師的勸勉,要好好讀書,這些勸勉繼而成為主 角的壓力,只好離足球而去,且漸行漸遠。但故事終歸是故事,返回現實才沒有任何誇張的情節。我們似乎也聽過香港有青訓計劃啊,我自己身邊也有波友是某些球隊的青年隊球員。事實看似又不是太極端,雖然不是所有父母也可以舉家移民英國以支持孩子踢波,但至少有些父母會讓孩子試試讀書以外的可能吧。

那青訓的現況又是如何?我嘗試搜索更多資料,當中的一篇報導難以忘記。記者訪問到一支 U13(13 歲以下組別)球隊的球員,問的是家人、學業和足球。他就是這樣回答的:他的家人支持他踢足球,但不支持他成為職業足球員。這個答案是有趣的,按一般球迷的簡略理解,青訓球員會逐級上升,為不同的梯隊比賽,而成年後就為一隊比賽、轉會至其他球會或再決定出路。因此,我們所認知的青訓目的是培養年輕人日後成為職業足球員,而青訓球員的目標亦理應是成為職業足球員。然而,原來現時的青訓球員早早已不被視為未來足球界的一員。「支持你踢波,但不要以此為職業」一句的意思是把踢波視為興趣,沒有更多。置之於一名青訓球員,這是何等諷刺呢。

但歸其究竟,持這種取態的家長是錯誤的嗎?我們更應該嘗試了解這種想法背後的原因。這樣的取態無可否認相對於〈如果 C 朗/美斯在香港出生……〉中的家長已前衛不少,他們並非要求子女投入很多時間讀書,因而要子女放棄興趣。他們接受孩子在求學時間發展足球,但就業時期就不好了。他們認為足球員不是理想的職業,不能夠保障孩子的生活,繼而反對,這是一種對孩子的關愛。即使是戴偉浚的父親,似乎亦是有就業上的考慮,才會帶兒子到足球業發展蓬勃的英格蘭,以利於兒子足球生涯的長遠發展。

家長的擔憂其實也合理,要選擇一種職業,難以不考慮收入。除了工作的時間,我們須依賴金錢以充實生活。根據今年 5 月的訪問,香港超級足球聯賽理文流浪的行政總監馮嘉奇所言,當今香港有職業足球員只有 4000 元港幣薪金,這是令人錯愕的。作為父母,又何以不擔心呢?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當然難以怪責父母的反對,但另一方面,原來香港有不少人仍願意克服困難,跳出框框,這些人的故事同樣都是勵志的故事。

有無諗過撐香港(本地)波?

哪怕在香港踢職業波要面對不少的困難,就是有人以身犯險成為了職業足球員。他們承受著 4000 元薪金的潛在風險,並且有可能被人提醒要「有決心、有熱情、勤力、謙虛」才會成功(球圈名人黃興桂就馮嘉奇訪問的回應),可說是勇氣可加。雖然他們不是 C 朗、美斯,也未到英格蘭球隊效力,但也同樣敢於跳出框框而走自己的路。

作為一名職業足球員,本身就有很大的壓力,而努力的成果得不到注視又是另一種的可恨。根據香港足球總會的統計,香港超級聯賽(港超聯)自 14 年成立起,其場均入場人數按年下降,由 14 / 15 年度的 1048 人,下降到 15 / 16 年度的 1018 人,剛過去的 16 / 17 年 度更跌至只有 920 人。即使說 R & F 富力不是香港球 隊,場均入場人數會因而被拉低,但是不計算富力主場的比賽,16 / 17 年度亦只有 991 人的場均入場觀眾,依舊是新低。

即使球員的目標非遠大到要效力歐洲球會,但至少以香港作為自己職業的根據地,球員也希望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而現時場均入場觀眾下降的趨勢,其實對職業足球員而言可以是一種打擊,一種無力還擊的打擊。我在想,如果戴偉浚沒有到英格蘭踢波,而是在香港開展其職業生涯,假設能力不變,又會受到如此大的關注嗎?

入場觀眾下降的情況,某程度要歸咎於足總的宣傳乏力和場地安排不便,但我們可否嘗試做更多,向球員表達支持,為香港足球加油?

功利點看,入場人數影響著球隊收入,多人入場,球隊收入就增加。根據媒體報導,港超「巨型班」球隊一季要投入 2000 萬元,而即使「地區隊」也要 600 至 800 萬元。如果以上季港超有 22 輪比賽周計算,每支球隊約有 11 場主場比賽,假設每場只有 920 人入場,票價 80 元,那球隊從門票收入 80 萬元多些。如減去支付 20% 的球場費用,只收約 65 萬。於中型班而言,只能應付約一成的開支。

近年,香港人對香港足球代表隊的關注上升,「香港勁揪」、「撐自己人」的口號我們日漸熟悉。足球代表隊在主場迎戰外隊,球迷往往做好第十二人的把關工作,叫喊得面紅耳赤。對於在國外踢波的香港球員,我們亦會關注,希望他們成功。撐香港足球,其實可以撐的還有本地職業足球聯賽,本地波、香港隊和外流球員畢竟同屬香港足球的範籌。上季,港超聯煞科戰傑志對陣東方,旺角大球場 6413 人全場爆滿,不知今季又會有多少次這樣的情景呢?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