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繆拉
  
註﹕此文章幸得與政政系碩士生馮志強先生洽談而得,謹此拜謝。
  
總評
  
林鄭月娥在今年 10 月 13 日發表了她的第一份《施政報告》,題為「一起同行 擁抱希望 分享快樂」。當中她的交通津貼政策被人炮轟是「小恩小惠」( 筆者看來更是無恩無惠 )。但這份施政報告除交通津貼外值得留意的位置也很多,與其說這份施政報告是她日後將會落實的政策,不如把這看成是一份她如何看待香港社會問題和政府自身定位的文件。
  
強調自己與梁振英不同,是她的重點,故此用上「新的開始」作為她的前言的標題。但到底有多「新」,各方面均沒有大刀闊斧式的改革,與前朝比更難以辨出兩者之間的分別。因此,與其說是「新的開始」,不如說是一方面希望維持現有體制,但另一方面卻要擺出改革者的姿態。

  
教育﹕若不改「國際化」方針 談何「本地研究」
  
  - 檢討高教界的研究工作支援、撥款水平和分配方法
  - 注資 30 億為本地研究院學生提供獎學金
  
RAE( 研究評估 ) 的問題在學術界一直是個老掉牙的問題。院校為影響因子而追逐國際主流學界的研究,相反忽視本地研究。另外因為年青學者要追逐期刊數目,結果未能專心於教學或作一些長時間的研究。林鄭當然意識到這個問題,更說要秉持「專業領航」、「直接聆聽」的宗旨。但她請了甚麼人入閣呢?竟然是已在管理層的徐立之和很久沒有在前線工作的張炳良領頭,是否真的可以「專業領航」、「直接聆聽」,相信答案呼之欲出。
  
為本地研究學子提供助學金筆者絕對欣賞,但這未免是不能對症下藥的。香港的學子不想讀研究院是主要因為研究的出路有限,而非能否負擔學費的問題。尤其是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就以中大為例,一直都有「中大的博士不能留在中大工作」的說法,很多時候要找教席就必須在外國讀博士,同時也要很早甚至未出道便發表文章。至於不想留在大學做研究的人又可以如何?社會上一直不需要這些博士生、碩士生。面對這個社會不需要學術人才的環境下,提供助學金而又不改變這個不利學術的環境,可能最終都是事與願違。
  
更深層次的說,雖然 RAE 是限制學院的學術生產和研究方向,但學院的嚴謹和專業確實是研究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在未來想像出一種,在資金上由民間安排,但研究還是在學院,可以同時兼顧學者自主性和專業性的學術生產模式嗎?
  
青年﹕聲音難道已不夠響亮嗎?
  
  -增設「青年發展委員會」,與民政署每區增設「青年大使」
  -委任更多青年至政府委員會、招聘 20-30 名青年加入新成立的「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
  
青年問題在林鄭月娥口中道來實在比粗口更難聽。這位多次私下向議員表示「現在的青年人真是沒有教養」、「他們 ( 年青人 ) 是應該好好教育一下」的特首擺出一副向青年人示好的姿態,恐怕不會令人受落吧。回到政策本身,其實青年問題是否在於政府沒有足夠的渠道了解年青人的意見?恐怕不是,目前有關青年問題的關注組多不勝數,關注教育問題的也有不少。如果真希望聆聽年青人的意見,林鄭只要離開辦公室,走到任何一間中小學,甚至打開面書,相信已經可以得到青年問題的圖像。設委員會、請士入閣,恐怕又是一種行政吸納政治,向大眾表明自己有吸收
民意的手段吧?
  
更何況這種設委員會的手段早有前科。政府早前已就自殺問題設委員會,但最終出來的報告書卻沒有指出目前教育制度和社會制度如何壓迫青年人,遑論對症下藥。更何況目前的類似機構「青年事務委員會」的組成就好讓我們參考,主席是劉鳴煒,委員有民建聯劉國勳,其身份、階級以至想法均難以代表一般青年人。再設這些委員會,真的有助了解青年問題?
  
醫療﹕私營化下的公營服務如何自處?
  
  -與社區結合、提出公私合營的地區基層醫療服務
  -三年一期,逐步增遞給醫管局的經常撥款
  
所謂基層醫療,就是「預防性醫療」,當中包括提升市民的健康水平、減低市民生病的風險。整份報告看來,我們不難看出林鄭希望針對公營醫療服務緊張下藥。但是林鄭卻以間接方法解決,她希望做到「源頭減症」,不過對於目前公營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她便顯得有點兒無能為力。
  
目前香港醫療系統最大的問題是公共醫療系統嚴重超負荷,公營醫院的資源嚴重不足。政府有一個十年期的 2000 億儲備,但如果不直接調整公營醫療的資源,為公營醫院人手提供更好的待遇,或思考公私營人手比例嚴重不均的問題 ( 目前有 6 成的醫療人員在公營服務 9 成的市民,而餘下的 4 成醫護人員卻在服務 1成市民 ),所謂發展基層醫療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
  
稅制﹕被忽略的「資產增值稅」和「股息稅」
  
  -企業首 200 萬利得稅由 10% 減至 8.25%
  -限制每個集團只可提名一間企業享有首惠稅務優惠,以集中幫助中小企
  
中小企生存條件惡劣,營商困難是眾所周知之事,林鄭的稅制改革似乎很針對中小企問題而來。不過,目前香港的收入未必穩建。稅基窄,減掉的稅收在要維持原來公共開支的情況下如何補回來?答案可能是賣地?差餉?又或者可能林鄭會為開徵銷售稅鋪路。因此我們必須留意,這幾年政府將會如何增加其收入。
  
但更重要的是,比起減中小企的稅,香港的稅制問題更在於沒有「資產增值稅」和「股息稅」。簡單而言,假設甲在工作 1 年得到 10 萬元,乙則在股票增值和工作各得 5 萬元,而免稅額均是 5 萬元,結果甲需要交收入 5 萬元計算的薪俸稅,乙則完全不用交稅。香港在這個環境下結果就是偏袒資本,懲罰工作的打工仔,獎勵投資和獲得被動收入的人。假如不在這個問題下手,談何擴闊稅基,尤其目前香港的公共開支隨基建和人口老化增加,我們是否要想想這個長期的不公義?香港是美食天堂、購物天堂,但是否逃稅也要成為天堂?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