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與誰同

我們總渴望能擁有更多自由。中學時嚮往有一天能夠擺脫學校裡的框條:可以穿便服上學、染髮、自由地使用手提電話。仿佛擁有越多自由,就能越向美好走近一步,而大學似乎是一個象徵自由的地方。在這裡,我們可以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盡情享受無拘無束的生活,享受睡懶覺、逃課、選科等數之不盡的自由。可是,在擁有這些自由的同時,也意味著我們需要做更多「自己喜歡」的決定、處理林林總總的瑣事,還要肩負抉擇後的責任。每個選擇的背後都隱藏著眾多的可能性和需要考慮的因素,因此,當我們面對大量突如其來的自由時,反而不知所措。

單純地將自由與快樂掛勾,會忽略了選擇的重量。自由帶給我們選擇的空間,同時選擇的過程帶給我們焦慮,甚至如心理學家Barry Schwartz所說:「讓我們麻痺」。就像在聯招選科時,面對的是九間院校、上百個課程的選擇;又如去到人頭湧湧的藝墟,數十個攤位都有人不斷往自己手裡塞傳單,招攬會員。每次都叫人花費許多時間在選擇之中周旋、比較,為自己尋覓一個最佳選擇,可以無悔當初。可是,即使我們有足夠的自由去選擇,最後得出來的結果往往未能盡如人意。過多的選擇在無形中拉高了我們對結果的期望,不符預期的結果卻帶來更多失落。

每個選擇背後都代表著不同的價值,而我們通常會傾向選擇較為安全的選項。選科時或許有過類似的掙扎:讀哲學是自己的興趣,可是又擔心工作前景;讀商科對生計似乎較有保障,但卻並非特別適合自己。若用理性去思考和衡量,我們可以輕易地將選項的利弊羅列出來,大多人可以輕而易舉地選出一個風險最低的選項。不過,在現實中,選擇往往是複雜而糾結的,因為我們的感性因子在作祟,比如自己的喜好。這些價值都不能簡單地被量化,導致選擇的過程變得異常艱難。

朋友W是家裡的第一個大學生,家境並不富裕,本是家人的驕傲,有著象徵前程似錦的大學生身分,卻偏偏選擇了不走尋常路,毅然quit U。她說當初填志願的時候像是盲婚啞嫁,導致難以終成眷屬。初入大學,面臨身分的轉變、朋友之間的離合,她努力掙扎一番後,仍感到不想讀下去、沒興趣。家人自然是不同意她quit U的決定,當時與家人發生爭執是家常便飯,背負著不少壓力,同時還要考慮自己未來的經濟狀況。

「我也並非如想像中有絕大的自由度,但是我想的是,要在這些自由的限制裡,做最大的自己。」她選擇了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即使大學生是很多人想要的身分,大學生活也是很多人嚮往的生活,但是這都不是她想要的。「每年交四萬多學費,不如每個月賺一萬多。這樣離我的創業資本又進了一步。」自由帶給她想要的生活。而同為大學生的我們本來有著同樣的自由,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最後卻沒有收穫同等的快樂。

自小受的教育和主流的社會價值時常影響我們的抉擇,例如大多人都覺得大學是唯一出路,爭先恐後地奪取大學入場券。耳濡目染下,我們思考的方法漸漸被影響,甚至被取代。漸漸變成與千萬之中一模一樣的人,過著一種看似安穩的人生。自由,反而讓我們選擇逃避自由。

想成為什麼人、過怎樣的生活,都是基於自己的選擇。商科與哲學各有價值,因為選擇,我才能成為一個銀行家或者一個哲學家。我們在某一個狀態下,做出選擇,而成為了有某些特質的自己。而非早已預定了自己該是一個什麼模樣,不然選擇將變得毫無意義。每個人都掌握著自由和選擇,只要願意承受選擇帶來的衝擊,那便是還有選擇的自由。而你做的每一個選擇都將影響著下一個選擇,甚至未來。

其實,我們都在尋找適合自己的一個位置,成為想成為的人。或許偶爾會感到自由的缺失,但是,從沒有絕對正確、或者絕對錯誤的選擇。就像電影《義蓋雲天》裡的一句對白:「我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也不會要求十全十美的東西。」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