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莊怡怡、姍姍來遲

過去的兩個月正值反送中運動最熾熱的時期,學生報編輯多次出現在遊行及衝擊現場,進行採訪及拍攝工作。同時,編輯們亦密鑼緊鼓地籌備出版迎新特刊,以下對話在這背景下產生,節錄自編輯開會時說過的話。

日期:22-6-2019
時間:14:33
地點:范克廉樓307室
編輯:22,Justin,姍

當時經歷 69 及 616 大遊行、612 嚴重衝突及 621 包圍警察總部後,社會正蘊釀著下一次大型群眾活動。這一天,編輯們本來在討論迎新特刊的框架,忽然有人提議出版《反送中號外》,一場激烈的對話就此展開⋯⋯

22:就住呢個時勢,我哋應該出本《反送中號外》,係71嘅時候派。

姍:大家嘅情緒都好高漲,但喺咁多次大型示威之後,場運動唔上唔落,我哋本嘢可以鼓勵佢哋繼續抗爭,但係入面應該擺啲咩?

22:我諗可以寫啲分析嘅文,因為呢排發生嘅事太急,無乜人會停低諗吓成場運動個脈絡,每個行動背後嘅意義,就連我哋都未必清楚群眾嘅諗法。雖然場運動未完,但係我哋可以嘗試揾啲運動嘅 features 出嚟傾,例如今次集結晒以往嘅抗爭手法。

姍:抗爭手法同以前差好遠係一個好值得寫嘅 topic⋯⋯另外我覺得要加整合嘅部分,好似 timeline 咁,show 到呢幾次有咩行動、進展係點。

Justin:其實我哋真係有出號外嘅必要?反送中雖然好 heat,但又未去到雨傘嘅程度⋯⋯我未諗到做嘅意義係邊。先唔講我哋要出迎新,如果係 71 派,就得返唔夠一個星期做 research、set 稿題、寫文過文、排版校對,之後攞去送印,都唔知趕唔趕得切⋯⋯

22:但係呢本嘢係需要嘅?場運動一定會持續一段時間,咁多人出咗嚟遊行喎,response 大到無可能畀場運動就咁完,講緊我哋一個訴求都未爭取到。延續呢鼓氣勢好需要就住運動嘅 features 落判斷。

姍:而做整合係因為呢場運動需要被記錄,無論當做 evidence 畀後人知道,定係整理呢個月發生嘅事。網上資訊更新得好快,但未有好 concrete 嘅整理,我驚第時無人記得 612 警察點樣趕晒啲人入中信。宜家每次遊行都發生好多嘢,一單一單就將啲嘢冚晒。

22:再加上我哋有獨特嘅身位,可以講多啲 message,例如「學生無太多計算,純綷覺得社會有問題先出嚟」,去保護佢哋。我哋可以做多啲 research 之餘,仲有 insight 畀到讀者。

Justin:OK⋯⋯我明嘅⋯⋯即係號外會分開整合同分析兩 part?

22:係,所以本嘢就係資料歸納加分析。咦?姍你提過想用地圖去 present 呢幾次行動?

姍:哦,我之前見到立場用類似方法做整合,有講邊棟 building 邊條路畀示威者佔咗,可以 show 到牽涉範圍有幾大,再加個 timeline 就可以完整 present 成件事,隨便 support 埋下面嘅分析。

22:OK?咁落下一 part?呢次運動我睇到經驗嘅傳承,經過好多遊行、留守同衝擊,見到以前遊行完散 band 無助抗爭,所以今次會有下半場,呢啲都係經驗累積出嚟嘅成果。啲抗爭者好有想象力,例如整長輩圖去 approach 一班同我地對立嘅人,都係新型有趣嘅抗爭模式。佢哋嘅抗爭想象闊咗,會諗到用呢啲行動。

姍:講到拓闊想象,我諗到罷工。罷工今次成日畀人提起,雖然唔太 work,相比起以前無乜人提過,係一個好大嘅進步。

22:既然唔 work,我質疑係需唔需要罷工?係場運動嘅角色係咩?

Justin:無話作用細啲就唔值得存在嘅,多一種方法係件好事。不過呢次嘅對象究竟係威脅資本家定係畀壓力政府或者中央就未夠明確。

姍:罷工喺香港嘅 context 係脅資本家以令政府同中央。今次失敗嘅原因係未清楚罷工嘅實際作用,小店休息一日對成個經濟體系有咩影響?雖然我唔太清楚香港嘅經濟命脈同資本家或政府嘅關係⋯⋯但係我覺得要大公司嘅員工罷工先有用囉。

Justin:分析罷工已經可以變成一篇文,討論今次罷工失敗嘅原因,例如工會搞唔起罷工,係因為無辦法保障工人唔會被秋後算賬,所以動員唔到人參與。

22:呢層去到大家嘅階級意識唔夠強,以至唔清楚階級各自代表咩力量,即使有罷工呢條進路都無好好利用。另外我會將罷工失敗連繫到呢場運動無大台,無 coordinate 令行動發揮唔到應有嘅作用。雖然令次無領袖,但做決定例如應該留定徹,抗爭者會用 telegram 投票,就連議員都嘗試同群眾溝通,用「手足」嚟拉近緊彼此距離。佢哋有立法會嘅資訊同建制內嘅權力,呢個獨特嘅身位都有助佢哋唔係以指揮嘅身份 faciliate 場運動。

姍:我見到有啲議員多咗同示威者建立平等啲嘅關係,佢哋都幾受歡迎。之不過有啲落場係咁畀人插喎。

22:應該係模式嘅轉變令佢哋未接受新嘅角色掛,畢竟件事發生得咁快咁趕。

Justin:係咯,連群眾都未適應無大台嘅狀態。之前所有嘢交畀大台或者政治精英,但係今次就焗住要選擇跟唔跟、留定徹。有時示威者未意識到唔要大台代表要面對呢啲決定。當每個人嘅反應直接影響成個部署,所有行動都幾乎係見步行步。姍:經驗要累積㗎嘛,同以前比,今次多咗好多 support,例如有人會係喺現場派被捕須知卡片,或者係 SU 會叫同學交低個人資料以防萬一。

22:講開 SU 我又諗到啲嘢,究竟學生會係社運嘅角色係咩⋯⋯啊咁多 point 不如整一整理先,我開左個 doc mark 低咗啱啱講嘅嘢⋯⋯

正當編輯們如火如荼地進行資料搜集及整理想法時,在這個晚上,《反送中號外》被腰斬了。對,傾了整天的東西報銷了(唯一慶幸的是在這篇文可以用到)。

雖然這本號外已經宣告壽終正寢,但如果當初沒有提出過這個建議,就不會發現編輯們原來有些地方「未諗清楚」。不過,就算死,都不能死得不明不白。我們反思過當中的原因,並且總結了少少教訓,以此存照。

讀者與作者的關係

當時編輯們都著重討於論號外要什麼訪問和文章,以填滿整份刊物為目標。當中卻甚少考慮過,刊物的另一邊是對著怎樣的一群讀者,甚至要將刊物派給誰的問題。缺乏這些對讀者的認識令我們的討論方向日漸模糊,例如到後來我們也會不斷拷問自己:「71 派,但 7 月 1 號出去遊行嘅人,會唔知道件事點發展呢?」「點解我哋剩係畀讀者知 6 月 9 至 21 號嘅 timeline?」「如果反送中係香港赤化的證明,點解以前林鄭各種政治工程,例如一地兩檢,政治教育等唔提及呢?」到底應該放什麼內容,捨棄什麼內容,都在沒有討論過到底我們要什麼的前提和準則下倉猝地發生,導致後來變成個人價值取態的爭論,而非整體出版上共同的考量。

發行時機場合

當時我們選擇在 7 月 1 號只希望廣傳號外,七一遊行人流眾多,可以最快將資訊傳遞予最多的人。但我們連出版號外的目的是否作「傳遞資訊」也沒有討論太多,更遑論透過使用什麼方法(發布場合和時機)達到其出版之目的。再要次直面此問題,已是迎新特刊的出版階段,我們會配搭著不同選項:「Oday 嗰日係 YIA 派」和「開學禮個日係 Sir Run Run 派」,我們在背後已經無數次幻想過新生接過刊物的狀態和反應。

為出而出?價值判斷與思考

縱然出版號外意味我們重視此運動,但若然要處理進一步的思考,例如編輯們的立場,卻未能給予一個定案,導致在編輯決定中甚少價值判斷。整本刊物我們提出不同內容,包括整體反送中期間發生的事件、分析性文章和人物訪問等,過程之中我們大多希望「要有 A,要有 B,然後 C 又要啲」,但忽略了解清楚「為何要有」和「有什麼」。在分析部分,我們希望讓讀者了解更多關於反送中去大台的社運模式,但當時開始有不少學者刊登文章分析種種趨勢,這會聯繫到各種問題:「既然有文章已經說明了,點解仲要寫多篇講緊同一樣嘢嘅文章?」當然,至出版迎新特刊,編輯們思考更多關於組織定位、莊員內部價值判斷的問題,希望日後無論做訪問還是評論,都能夠清楚自身希望「想補足啲咩位」及「想更新咩內容」。

組織:日程上太大諗頭

決定要做反送中號外,距離七月一號,只剩下一個禮拜。

在短短一個星期內要傾好兼完成,本來已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當時更正值籌備迎新特刊的階段,編輯需要閱讀大量的文章,並且要日以繼夜地討論。這本號外的出版令編輯們處於非常尷尬的位置:一方面,我們對四月號和六四的出版質素未感滿意,希望用大量時間準備和蒐集資料,然後在迎新特刊大大力改善;另一方面,又希望在反送中期間,能夠迅速處理一大堆資訊予讀者知道。在有限的時間內,要如何安排工作對編輯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和考驗。雖然到了最後未能出版,但編輯們也曾經嘗試,而當中帶起討論更令我們在迎新特刊中更知道怎樣了解我們的讀者,並與他們對話,甚至在之後出版的九月常刊,以「反送中」作為專題的構思。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