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正男

20 年前天水圍的印象也許是「悲情城市」,但在去年區議會大勝後,可能變成「金水圍」。但不變的依然是領展的壟斷地位和清一色的商場格局。對大多均是基層、月入不過一兩萬的天水圍居民而言,公營街市、廉價的食材,不用再到領展街市買貴菜是他們最大的渴望。在 2020 年 12 月,天水圍北公營街市終於落成,奈何新街市卻不是大家想要的模樣。 菜是他們最大的渴望。

而在 2020 年 12 月,天水圍北終於有公營街市落成,奈何新街市卻不是大家想要的模樣。

商業共謀:領展壟斷與建華帝國擴張

2003 年因為沙士、經濟下行令房地產市場崩潰,時任房屋及規劃局局長孫明揚為穩定樓市,決定停止居屋計劃。一時間令房委會出現嚴重赤字,房委會為維持收支平衡,將旗下商場和停車場出售,自此所有公屋商場就由上市公司領展(舊稱領匯)管理。領展作為上市公司,一切以收益和盈利作依歸,包括在金融危機時趕走販賣日常用品的小店以確保盈利;清潔工人不像過往獲房屋署標準工資作保障;拒絕在金融危機時減租,甚至會放棄盈利較少的商場,完全不會考慮當區市民需要。

由 2016 年開始,領展積極出售屋邨商場和街市,在 2019 年將旗下一半街市外判予六個私人承包商,當中外判商建華承包 17 個街市,佔領展街市三成。建華上場後,也大搞上市公司的那套,將街市翻新,以和風作裝潢,但代價自然轉傢市民和租戶身上,例如要求商戶必須使用積分制,提供積分優惠予客人,同時付費予建華租用積分機。建華更壟斷了街市內的主要利潤來源,例如豬肉、海鮮和熟食。就以位於天水圍的「T Market」為例, 53 個檔攤中便有 14 檔是建華旗下或相關公司。

即使不光顧領展旗下商場,天水圍的街市還是被建華壟斷。在天水圍北的天一商城和南的新北江商場,就有數個地鋪被家農、新界仔等與建華集團相關商戶買下,然後變成了一條條「街市街」,他們以廉價的菜和洗腦式重複特價錄音推銷。其實街市街現象,就是領展霸權下,公屋區仍然需要廉價蔬菜,於是就是大財團買下大量鋪位、再以紅海戰術迫走其他商戶的結果。街市卻不是大家想要的模樣。

小恩小惠:臨時街市的前世今生

天水圍有 28 萬人口,如果按一般人口比例,需要兩至三個公營街市,但目前卻沒有任何公營街市。天水圍居民以公屋基層為主,對公營街市的需求就更為迫切。早在 2009 年,就有居民成立了關注組希望可以在天水圍興建食環署街市。不過政府不但沒有回應任何訴求,天水圍的街市也因為領展管理而逐漸變成商場。 2016 年領展把原來的天耀街市改變成商場,引入連鎖食店。街市的需求便由旁邊的天盛街市處理,但天盛街市一直被人詬病物價昂貴,引入和牛、長腳蟹等高檔食材,選址也較不方便,有居住於天慈的長者要步行半小時方到街市。而天澤街市在 2017 年也由原來的兩層改成一層,把其中一層改成商場。

元朗區區議員、街市及墟市工作小組主席郭文浩表示,他曾經在 2018 年立法會公開諮詢向食環署提議在天水圍中心興建街市,但食環署表示「相關提議絕對不可能」。在 2018 年的施政報告中,政府宣佈會在天福路(天水圍南)興建市政大樓作公營街市。但天福路選址不但遠離民居,也只能提供 80 檔檔位,更要興建天橋連接附近屋邨,造價昂貴亦不理想。即使天水圍南居民需求被滿足,但天水圍北仍然沒有公營街市,因此天水圍居民繼續爭取一南一北各有一公營街市。2019 年 5 月,監察公營街市發展聯盟等數個團體向區議會請願,但時任食環署總監蔡家偉卻表示未有計劃在天水圍北興建街市。

天水圍人呼喊近十年的訴求,卻「似乎」在反送中運動下終被政府聽見。2019 年 8 月,特首林鄭月娥快閃落區,視察天秀路天秀墟附近空地。然後在 2019 年 10 月 10 日,食環署宣佈將會在天秀路興建臨時街市,依簡易物料形式搭成,造價為 3,000 萬,預計有 40 檔檔位,並宣告將會於 2020 年年底落成。諷刺的是,當日未成為議員的郭文浩和關注組成員向食環提出相關方案時,食環署代表是斬釘截鐵地說「不可能」。

皇命難違:作為橡皮圖章的區議會

政府終於在天水圍北興建公營街市,看似是天水圍居民的一次勝利,但考慮到選址和內容,就並不是這樣一回事。2019 年,爭取天水圍食環署街市關注組發表了《天水圍街市的出路》報告,當中有七成天水圍居民表示希望在天水圍北有一座綜合市政大樓,涵蓋街市和熟食中心,甚至當時民間團體交上了詳細的計劃書,表示市政大樓設計可以參考深水埗或大埔,加入停車場、體育設施、商檔和婦女托兒服務等,全面滿足天水圍居民需要,選址正正是天秀路天秀墟。但政府卻拋出了只有 40 檔,一條寬約十多米臨時街市街方案就敷衍了事。

在街市計劃推出後,郭文浩和關注組一直有詢問食環署會否到天水圍作公眾諮詢,但食環署官員一直不願意落區諮詢,並不斷以諮詢了區議會等於諮詢了公眾作理由拒絕。「街市選址天秀路一直有違泊和鼠患問題。」街市小組郭文浩如是說:「但上任至今食環署一直聲言會處理,但仍未有確實解決方案」。關注組在 2019 年 1 月就已經對天水圍居民作問卷調查,發現天水圍居民很多擔心新街市落成後的衛生和交通問題,尤其該地段曾經因為違例泊車出現交通意外,不同元朗區議員都有寫信和在區議會追問,但食環署代表不斷以「我們會以新思維解決問題」、「在有承辦商後,會再思考問題如何解決」、或是「我們會考慮相關問題」便草草了事。如今街市即將開幕,但衛生和交通情況,仍然極有疑問。

由上任至今 11 個月多,食環署一直未有回應區議會的意見,很多時候決定落實後方通知區議會。「街市的管理權食環署會外判。我和民團一直詢問外判的準則和安排,但食環署到正式招標時才通知我們。」郭說。關注組也曾經去信希望食環署可以在投標時加入基層就業因素作考慮,但食環署沒有接納相關意見,最後決定投標方法和中標標準仍然是食環署,元朗區議會的角色就是在食環署制定政策後「被知會」。最諷刺的是,最後投得天秀臨時街市管理權的,正正又是建華集團。

儘管天秀路街市是「臨時」,但食環署卻表示在天福路街市未落成之前,短期內不會考慮將臨時街市改建為正式街市。換句話說市民一直希望的市政大樓,很可能願望落空。而在今年 11 月街市落成之際,更被命名為「天幕街市」,去除「臨時」二字,意味在政府看來,「天幕街市」已經回應了天水圍人的訴求,再也不需要市政大樓。

要說到天秀路,不得不提及街市旁邊的天秀墟。天秀墟所以出現,因為 2006 年有一位在天水圍明渠擺地攤的長者逃避食環署追捕時,跳進明渠溺斃。政府為滿足天水圍墟市需要和發展基層經濟,避免悲劇發生,於是在 2012 年宣布撥地興建天秀墟。但天秀墟落成後不僅沒有發揮墟市的功用,政府拒絕撥款為墟市加裝電網,令墟市內商鋪長期沒有冷氣;沒有加裝大型天幕,海味商舖在大雨時浸濕貨物,令它們血本無歸;甚至連天水圍居民平日也不喜歡到天秀墟。美好的原意在政府無心經營下,天秀墟變成無用的擺設。元朗區議會曾向政府要求撥款改善天秀墟環境,但政府一直拒絕。

新自由主義的悲劇

土地商品化、證券化一直被人詬病,天水圍就是這種邏輯的極致。不僅是天水圍,香港的公屋區,在領展的規劃下,可以為了獲得更大利潤趕走大量小商店,卻同時以更廉價的租金把商舖租給麥當勞等連鎖食店,商場、街市的清潔和保安也因為不受房署監管,可以用低廉的價格外判出去。領展甚至無視市民生活需要,把不能牟利的商場或街市關閉,結果我們的生活和土地規劃,不再是為我們服務,而是領展的股東服務,為股息服務。

2019 年,沙田禾輋冬菇亭就因不敵領展加租,最終要結業,領展隨後翻新「冬菇亭」,但翻新後的冬菇亭也非居民所希望。至於另一新市鎮東涌,同樣沒有公營街市要捱貴菜,他們很想儘快有臨時街市解燃眉之急,但政府的回應卻是「在東涌市中心等已發展地區覓地興建臨時街市,難度不容低估」推搪過去。

憶起 2004 年,盧少蘭、長毛梁國雄和陳偉業等人力阻領匯上市,被人說成是「阻人發達」。當時政府也表示市民可以購買領匯的股份,聲稱是還富於民。如今 16 年過去,領展最大的股東是德意志銀行,佔股 22%,之後佔股的大多都是機構投資者。而對天水圍居民而言,領展奪去了他們的天耀街市、天澤街市,數之不盡的小商店;帶來的卻是惡劣的勞工環境(清潔、保安外判),伴隨著昂貴物價所謂的「現代化管理」街市。但政府對天水圍北居民的補償,卻只有一個 40 檔,不倫不類的街市。

領展發展至今 16 年,政府卻沒有反思商品化、證券化規劃。在 2020 年的施政報告是這樣寫道:

「我們將銳意推動的是香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房託基金),令香港發展成為亞洲區蓬勃的房託基金市場⋯⋯我們正研究多管齊下的措施,包括適度放寬房託基金的投資限制、擴闊投資者基礎、改進立法和規管架構以利便行業運作,以及加強市場推廣和投資者教育」。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