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怎能沒你 八九民運22周年特刊 在中國,當網絡傳播消息速度超越主流媒體, 以及打破地區電視台報導當地新聞的地域限 制,成為中國國內第一手消息的發佈地之時,一邊 我們樂於能夠即日接收遠至中國西北的資訊,另一 邊也見證著憂大於喜的各種消息急速湧現。當我們 對內地政府各方面無理的打壓行為痛心疾首之時, 自然會提出反對/不同意的聲音和問題,這也其實 有意無意地為牽涉地方政策、無良企業、造假等問 題作出解答。而這間接的問答過程亦有助我們將地 區/個別企業/個人問題進一步放大至思考中國整 體出現的問題——到底因中央政府的甚麼規劃或政 策方向有不足之處,令一系列的問題不斷重複發 生。在歸納問題與評價回應的過程中,陳積的不只 是歷史證據,同樣印證了民眾理應主動質疑最高 權力的舉措,去探討這與自身息息相關的政府。 而在短短十數年間的網絡發展, 網民數量跳躍 性增長的情況也見證著消息未能有效流通的弊 病——政府握住了大型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中 國和國內視頻網站如土豆、優酷等的溝通平台以 後,公開平台的討論空間被收緊,令往往需要更多 注目的負面消息零散化,使本來可以發生在中性 資訊/新聞之上的議論,演變成「個體」--如 韓寒、石康、路金波、楊桓均等等知名博客-- 的異議聲音, 使事情變得容易追蹤以及打壓。 茉莉花在當下 若說歷史存在著偶然性,造就時勢和英雄,那可以 想像中國苿莉花革命造就的不是光輝的瞬間,而是 凝聚對抗時間長河的混雜聲音。以中國苿莉花革命 在Blogger的網上根據地可見,除了發佈與茉莉花行 動有關的公告和消息之外,佔比更多的是中國各處 即 時的群眾運動、打壓消息以及評論文章(見附表)。 單單是看這有如潮水的震撼消息,「黑箱政治」 、「千人」、「罷工」等等字眼正讓我們不得不 正視經濟高速發展的表象下的種種後遺症, 而 僅僅五月初的一週內發表/轉載的文章數目已達 1 5 8 篇, 未完的五月已有接近6 0 0 篇博文, 莫論 每天有多少未能記錄的欺壓剝削, 僅僅是有人 記錄的群眾抗爭, 在中國已經幾乎隔幾天就發 生,難道我們還能認為中國如今是歌舞昇平嗎? 有別於曾經在百度貼吧內炒得火熱的「我爸是李 剛」,或是最近判案的「藥家鑫」案,實際上中國 不缺富二代做出令人髮指、人神共憤的言行,缺的 是將個別事件放回整體權力背景下,將矛頭指向允 許這些事件發生的貪污行賄和架構漏洞。資訊作為 討論的基石,討論作為群眾行動的前提,茉莉花在 眼下正是擔當著發佈封鎖資訊的基地——有別於近 年國內備受監管的天涯社區,為散落的聲音嘗試在 海外立下一個集散地。將一個真實的「中國」呈現 在眼前,為著未來將海外的抗爭陣地搬回中國境內 鋪路,才能讓中國人真的能夠公開地談「中國」。 文:Czior 在中國,當網絡傳播消息速度超越主流媒體,以及打破地區電視台報導當地新聞的地域限制,成為中國國內第一手消息的發佈地之時,一邊我們樂於能夠即日接收遠至中國西北的資訊,另一邊也見證著憂大於喜的各種消息急速湧現。當我們對內地政府各方面無理的打壓行為痛心疾首之時,自然會提出反對/不同意的聲音和問題,這也其實有意無意地為牽涉地方政策、無良企業、造假等問題作出解答。而這間接的問答過程亦有助我們將地區/個別企業/個人問題進一步放大至思考中國整體出現的問題——到底因中央政府的甚麼規劃或政策方向有不足之處,令一系列的問題不斷重複發生。在歸納問題與評價回應的過程中,陳積的不只是歷史證據,同樣印證了民眾理應主動質疑最高權力的舉措,去探討這與自身息息相關的政府。 而在短短十數年間的網絡發展, 網民數量跳躍性增長的情況也見證著消息未能有效流通的弊病——政府握住了大型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中國和國內視頻網站如土豆、優酷等的溝通平台以後,公開平台的討論空間被收緊,令往往需要更多注目的負面消息零散化,使本來可以發生在中性資訊/新聞之上的議論,演變成「個體」--如韓寒、石康、路金波、楊桓均等等知名博客--的異議聲音, 使事情變得容易追蹤以及打壓。 茉莉花在當下 若說歷史存在著偶然性,造就時勢和英雄,那可以想像中國苿莉花革命造就的不是光輝的瞬間,而是凝聚對抗時間長河的混雜聲音。以中國苿莉花革命在Blogger的網上根據地可見,除了發佈與茉莉花行動有關的公告和消息之外,佔比更多的是中國各處即時的群眾運動、打壓消息以及評論文章(見附表)。 單單是看這有如潮水的震撼消息,「黑箱政治」、「千人」、「罷工」等等字眼正讓我們不得不正視經濟高速發展的表象下的種種後遺症, 而僅僅五月初的一週內發表/轉載的文章數目已達1 5 8 篇, 未完的五月已有接近6 0 0 篇博文, 莫論每天有多少未能記錄的欺壓剝削, 僅僅是有人記錄的群眾抗爭, 在中國已經幾乎隔幾天就發生,難道我們還能認為中國如今是歌舞昇平嗎? 有別於曾經在百度貼吧內炒得火熱的「我爸是李剛」,或是最近判案的「藥家鑫」案,實際上中國不缺富二代做出令人髮指、人神共憤的言行,缺的是將個別事件放回整體權力背景下,將矛頭指向允許這些事件發生的貪污行賄和架構漏洞。資訊作為討論的基石,討論作為群眾行動的前提,茉莉花在眼下正是擔當著發佈封鎖資訊的基地——有別於近年國內備受監管的天涯社區,為散落的聲音嘗試在海外立下一個集散地。將一個真實的「中國」呈現在眼前,為著未來將海外的抗爭陣地搬回中國境內鋪路,才能讓中國人真的能夠公開地談「中國」。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 四 = 一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