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image}

文︰F.A

Mamunur Rashid︰《投奔怒海之未名港》
孟加拉、香港/2008/彩色/83min
孟加拉語及英語對白,英文字幕
主演︰莫昭如,侯萬雲,莫妙英,
Mamunur Rashid, Tushar Khan-; Chanchal Chowdhury 
影意志策展,第一屆亞洲獨立電影節場次

英國和印度,我們都有一點點想像。前者是西歐落日,在亞洲留下深刻的殖民記憶;後者是文明古國,人口?多得像「恆河」沙數;一九一五年,甘地由南非返回印度,努力經年,二次世界大戰後終於宣告獨立。那邊廂,老尖有重慶大廈,我地可以去,食咖喱。這是香港的白痴讀者(即本人)的中亞洲印象的起點。

從印度把想像拉闊,我們見到巴基斯坦。據稱,印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信奉回教的穆斯林就跑到巴基斯坦。印度獨立後,本土亦有多種勢力拉扯,喀什米爾的情況尤其複雜。

巴基斯坦亦如是。七一年,東巴基斯坦發動了獨立運動。最終成功。這就是孟加拉。孟加拉人口達一億五千萬,足等於六個半台灣,未必小國寡民,但我們視野狹隘。從英國、印度、巴基斯坦……我們終於在認識的秩序裡找到孟加拉。

《未名港》就是以孟加拉獨立為背景的獨立電影。獨立運動爆發,生命朝不保夕,華人鞋匠維新失去了女兒,牙醫鄧氏又被巴基斯坦軍隊折磨,最後唯有遠去,離開孟加拉,投赴未名之港。

故事沒有英雄元素,也沒有純綷的煽情(維基百科指出,獨立運動中巴基斯坦軍隊殺了三百萬人,強姦了二十萬孟加拉女子)。甚至說,最後巴基斯坦軍官放生,鄧醫生倖保性命,是對人性的希望之音,並在在提示歷史的立體視點。以建制派和獨立派以外的視點來locate兩三個華人主角,在零八奧運年的今天去審視,更是對民族主義的細水長流的審慎思考。

對白平淡簡潔,英文字幕偏長,動輒一鏡兩三行,對慣看香港電影的我來說是真正嚴格挑戰。莫昭如擔綱演出,與當地的民眾戲劇工作者合作,令銀幕上的時間感變得猶如舞台。關鍵的是︰這些人為甚麼有這樣深切凝定的感受,我回答不了。

於是回家後就查看資料,重整秩序,寫下簡單札記。於是想起香港學生運動七零年代支持孟加拉獨立的視野胸襟,想起緬甸、柬埔寨、越南、寮國……在中史教科書的文化科層「落後」於「中華」的各種未知的文化,別國人民的血汗,就能掌握同感的存在,或未名港的曙光。

分享至:

One Response

Leave a Reply to CL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