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界傘殼生匯吳道梨港

中大學生會在 10 月 7 日宣佈解散,中大學生報當晚發聲明,表示學生會只是停止運作,並沒有解散。次日,中大電台報導,校方將在下星期設立網站註冊系統,原屬學生會的學生組織將交由校方接管。學生面對的選擇有兩個:一、承認學生會已解散,投降等校方接管;二、重新思考過去學生會的不足與出路,尋求其他可能性。第一個選擇沒有什麼好談的,乖乖地當一個順民便好。本文反而想多談談第二點,反思過去,讓歷史指引未來。

學生會仍然存在?

根據早前本報的回應聲明,聯席會議通過的議案帶來的結果只是學生會代表會的全體出缺,並未導致學生會架構解散。代表會的功能主要是審議條例草案、批款、監察和協助中大學生會轄下的屬會、系會、院會進行註冊等等行政工作。換言之,「代表會」請辭就意味著學生會主要行政機構停擺,並不代表學生會組織本身的解散。然而在開始思考誰該重新負起這些行政工作前,我們不妨先看看過往代表會行政工作的表現,再思考我們如何能在代表會出缺的情況下,仍能有效率地處理這些行政工作。

代表會的表現

代表會過往處理事務的手法亦引發一些爭議:比如 2013 年時代表會進行改組,當時 46 個代表內,只有 3 個是民選代表,其餘的代表都是書院(代表會)委派的或當然代表,認受性本就不足。而且,讓同學感到更切身的問題,大概還是繁重的文件和登記表格;一次又一次的重交卻遲遲未等到結果,又難以聯絡到屬會委員會的成員,可謂麻煩之極。

再三強調:我們目的並非批評已請辭的代表(畢竟也無補於事),我們希望的是理解代表會背後的結構性問題:一、長久以來的按章工作,已導致嚴重官僚化問題;二、繁重的行政工作使代表不勝負荷(他們也是人,應對日常的學業已經很忙了)。其三,資訊只能在少部分人中流通,同學們只能把校園議政的工作拱讓予學生代表。故此普遍同學都對中央組織的行政架構關係不甚了解,若不是因為學生會宣佈解散學生會,同學也不會關心到中央組織的行政架構。

但這是很正常的,普遍而言的代議政制都有脫離群眾,退化成寡頭政治(少數人控制的政治)的風險。在政治學和社會學上我們把這個情況稱為寡頭鐵律(Iron Law of Oligarchy),其定律為:

  1. 組織不論多民主,最後決定權都只在少數幾個人手中。
  2. 組織越大,權力核心離群眾越遠。
  3. 領導人產生方法越來越不民主。

簡單而言,當行政工作愈來愈集中在中央組織手中,大部分同學就不再需要了解中央組織的運作。所以我們在批評代表會不夠民主的同時,不妨想想:難道把行政和倡議工作外判出去的我們就沒有問題嗎?我們難道應該坐享代表們的爭取回來的東西嗎?

學校與政治勢力固然在向學生會施壓,然而真正使代表會覺得「非解散不可」,是廣大基本會員的缺席。不論多少「老鬼」執意覺得程序正義大過天,都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在廣大基本會員的集體沉默面前,有甚麼能支持這群代表們繼續走下去?很明顯,單單的程序正義是不夠的,集體意志的重現,才是中大學生會的唯一出路。

不管如何,現有的學生會模式是走不下去了,若然我們不想屹立 51 年的中大學生會亡於此役,那麼我們便不得不掙扎求存,思考新的方向。在提出具體方案之前,我們就要面對一個問題:民主自治到底是什麼?

「本民主自治之精神」:甚麼是民主自治?

根據中大學生會會章,中大學生會的宗旨為「本民主自治精神,為團結各同學,促進德、智、體、群、美之發展,謀求福利之增進,溝通同學與校方之關係,以及服務社會」。然而甚麼是「民主自治之精神」?每年投票率超過 20% 就是民主自治精神的表現了嗎?

民主的構成條件有兩項,一是平等的參與,二是自由意志的行使。投票本身只是民主實踐的其中一步;民主本身是一種精神,我們希望透過此精神達到一個「掌控自身命運」的目的,即學生組織的自治。故此,若然細讀會章,則不難發現前人對全民大會的堅持:全民投票具最高決議的權力,全體會員意志將透過全民投票彰顯。唯有平等的參與才會有自由意志的彰顯,學生會的決議才會是自治的體現。

然而對於民主自治的更進一步想象是:行政事務由所有人共同承擔——每一個進入學生會的組織內部實行自治;每個組織的會員共同承擔行政工作的義務和責任。這種直接民主機制主要分作兩層:最高一層為代表大會,要注意的是這些代表是由會員選出,代表共同商議學生會集體決策,而任何有關學生事務的議政和行政工作都需經由這個大會處理。第二層為以學生組織作單位的會員大會,每一位會員都有權參與會內行政決議。

如此以來,每一個組織將進行具體的民主自治。而若然我們能辦到這一點,那麼我們將真正達到「本民主自治之精神」的境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每個行動都是民主自治精神的呈現,民主自治精神將存在於每個基本會員之中。

總結:讓歷史指引未來

以上我們簡單提出了學生自治的藍圖,然而具體的組織機制還需要各基本會員的共同想象和參與。在這過程中,不論是已辭職的代表,或是原本難以參與校園決策的基本會員,都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推進因素。

回顧歷史,每次中大學生會遇到的問題,包括凍結宿費和圖書館外判事件在內,都憑藉學生不服輸的精神才得以獲得成果。而當學生主權彰顯於每個個體之中,強制打針、飯堂素質惡劣、宿費昂貴等等的一些與我們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才會有改變的可能。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