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十一月三日 星期五 晴 聽前輩們講,報社是一個 Chur 的地方,以前還發生過撼莊的事,但時移世易,2021 年學生會解散,幹事會、電台不幸從歷史退場,報社也面對同樣打擊,只是有心的人沒有因此離開,仍然繼續招攬新血⋯⋯雖則各位編輯用愛發電還能勉強一下,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營運媒體,終究也離不開資源的問題。錢、人手和空間,每一項都是硬傷。所以出版刊物,被迫不了了之。 但是大家不甘心,不甘心就這樣敗下陣。各位編輯將資源東拼西湊,總算產出了開學派給大家的《迎新特刊》。隨著筆者和兩位編輯快要畢業,接下來我們想力挽狂瀾,想重啟定期出版的習慣,為以後的人留一點基礎。這一本是我們為此作出的新嘗試,所以就當是 2023 學年的第一期常刊吧。 人手仍然極為有限,所以暫時只能集中關注在校園中的事。為了這次的紀律委員會專題,我們拜訪了教授、學生委員、還有面對過紀律聆訊的同學們,我們想得到的不只是官僚的章程,還有的是各位詡詡如生的經驗。除了這些紀律委員會作主軸外,我們還跟進了 Med can 事件, 還有龔約翰的電梯維修。 最後呼籲一下,如果各位讀者想成為編輯一起出版的話,可以直接和我們聯絡喔!! ▋目錄 專題。紀律委員會 前言聆訊流程上 Board 記事錄教師委員——懲罰所謂何事?學生委員——學生與仲裁者的交疊 編輯(失)手記上 Board 須知附錄:數據統計 校園 漏水很清楚壞lift這個責任——龔約翰謎之防水結構不知道原因 / 不想再問 / 滿腦疑問 / 不追究原因 / 慨嘆緣分:新 Med Can「被」結業整理 Please wait while flipbook is loading. For more related info, FAQs and issues please refer to documentation.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