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effrey

從小到大,我都不理解︰為何有人怕血怕到要死?為何有人見到血就閉上雙眼?為何有人一見到血就衝入廁所嘔?

天生纏擾我的濕疹,令我身上永有傷口。出血,是家常便飯。流血不止(五分鐘內),也不罕見。許是如此,我不怕見血,也不怕流血。打羽球,經常為救球撲倒在地。膝蓋擦破少許,流一點血旁人就大呼小叫,又消毒又膠布,不勝其煩。回家,又被老媽數落不懂衞生,要塗藥水甚麼的。

可以說,我就是與別不同地,跟血,自己的血,接觸異常的多。

捐血

——自己第一次是中學,十六歲。不是合法做愛,是捐血。

那時感覺很新奇,刺完手指,又填問卷。當時不知裏面歧視男同志,太天真了。之後躺在椅上,任由血液流入血袋。瞬間的痛楚,半小時的手部運動,換來一個血包,一個人的生命。多麼偉大,多麼神聖。

當時的我,是這麼想的。之後也捐過幾次,上大學後忙得很,沒去了。最近看新聞,報導說血庫的血只夠五日用,十分危急。紅十字會呼籲大家快去捐血,「救人一命」。

更巧的是,一天晚上去茶餐廳吃飯,〈東張西望〉在播捐血特輯,一位大學同學以「捐血人士」身份接受訪問,我差點笑了出來。看罷,上網查閱了資料,想法多了不少。

一般人可能覺得,捐血是用在嚴重意外時,給失血過多的傷者輸血用的。這是沒錯的。不論是電視劇還是現實,總有不少骨髓捐贈者和接受者的故事。可能是街上偶然擦過的兩人,就存在著這微妙的關係。我曾想過,捐血不也是這樣嗎?想像自己的血流在他人身上,與骨髓有異同工之妙啊。

事實上,更多的血是用在精密手術之中,例如內臟移值等。病人需在手術過程中,不斷接受血液,以彌補失去的部分。簡單而言,大多數的血液捐了出去,流出去的多,留在他人身上的少。

——社會幸好幸好,古時家產的繼承,是以「血脈」作基礎的。若然古時已有捐血之法,一個人的血,可能就在彼此之中,處理這繼承之難,難過登天呢。大規模的宣傳捐血行動,是在1975年由世界衞生組織決議的。可以說,捐血是現代人的玩意。

或許倒過來說,捐血本來就不應該出現。捐血是從初始的輸血技術,再透過宣傳而生的。本來輸血是因為戰場上的士兵失血過去,由醫護人員發明出來的技術。因此,輸血有明確目的︰為國家的利益戰鬥。捐血,則隨意得多。

很諷刺,人類只記得技術的成功,卻忘記了原初殺戮的本意。既然殺戮是不對,為何還有戰爭?為何還要捐血?每次捐血/輸血,都很血腥。對不?

不過,更高的技術,救人不少。現時開始流行的成份捐血,讓捐血者只需捐出血中的成份,如血漿、血小板、紅血球等。這能對應不同病人的需要,例如骨髓失能者需要較多血小板球。六包普通的血,才等於一個人只捐一包血小板。不少長期病患者受益不淺。而且,捐血者再次捐贈的時間能大大縮減,可謂一舉兩得。

血,在香港是免費提供的。日常供應只靠有心人捐贈。有趣的是,我們似乎本來就對別人的生死沒多少感覺。若非紅十字會的呼籲,又有多少有心人會恒常去捐?我們是否活在這個人化的時代,以致對他人也冷漠起來?是不是,連走入捐血站的時間也擠不出?這,我也無法解答。留待諸君思考。

我們的血肉

血,是身份的象徵。炎黃子孫一脈相承,身上流著相同的血。

面對中港矛盾,有人認為不應仇視,大家都是中國人。即時被人反駁,受宋朝蒙古入侵、外國侵華等影響,現時根本沒有「純正血統」的中國人。因此,根本沒有甚麼「同胞」。反對「中國人」侵害港人利益,理所當然。

我又不明了,既然沒有國界之分,那為何人類的血都是紅的,但還是彼此顧忌、歧視、開戰?

我真的不明白。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