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防疫專題:前言 2022-23 大學社區報, 2022年 11月, 校園防疫專題, 網上文章 疫情已過3年,儘管感染個案的數字持續上升,各地逐漸放寬防疫措施,香港亦剛剛宣佈取消疫苗通行證。中大三年間的變化已經足以讓我們習慣「新常態」:踏出大學站要掏出學生證拍卡、隨時隨地都能上到的網課、因沒有打針而要擔憂學位不保⋯⋯一切卻徹夜推倒重來,我們的生活看似有望回復正常。但這個地方的人經歷了什麼?除了那些冷冰冰的數字與命令式的措施公佈,個人的經歷更應被注意。 報社嘗試記錄在校園防疫政策下受影響的同學。 〈迷人的疫苗/政策〉訪問到因以往經驗而對注射疫苗感到恐懼的Alice,在沒有任何豁免的中大政策下驚慌彷徨。沒有打針真的罪無可恕?抑或說,不打針就必然要「社會性死亡」?Alice的個案開啓社會將生理健康作為唯一指標的思考。 〈休學的Variables〉採訪被打亂升學規劃的Vic,為了堅持立場,而決定休學一年的他在過去幾個月另覓了充實的行程。一向重視升學的Vic,在選擇休學言志再到過去幾個月的零針生活,他考慮過甚麼呢? 〈打針返學?打針探監〉訪問了堅拒校方逼針下Miles,卻為支援朋友探監而打針,在斷絕社交與建立關係下,他選擇了後者。在窒息地逼針的社會,Miles嘗試利用手上的資源開拓更多空間。 〈2022年非官方校園防疫政策問卷調查〉我們看到中大的防疫措施一直緊跟隨政府政策,然而作為一個教育機構,為何中大要將打針與出入校園、接受教育的權利捆綁?即使中大最終是否跟隨撤消迫針政策,這三年來因為防疫政策而受影響的人需要被看見。 討論疫情不只是醫學權威或專家才有話語權,我們對防疫政策的質疑都值得拿出來辯論。三年來的防疫經驗展示一個複雜的社會面貌:社會運動的情緒餘波、公營醫療系統不勝負荷、質疑疫苗科學的説法、個人自由與公共衛生的拉扯⋯⋯這些既混亂又難以梳理的爭議,仍有待我們反思。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7 + 八 =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