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綠藍

略評李安納度在不同電影的表現後,大家或會好奇奧斯卡到底在搞甚麼鬼?為甚麼李安納度過去得不到小金人呢?我們請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現任秘書陳志華先生(前任會長),談談國際電影獎項的評審制度。到底奧斯卡得獎者是如何產生的?甚麼人決定?奧斯卡又與其他著名的國際影展有何分別?現在就來為各位解畫:

 

奧斯卡頒獎典禮

亦名為學院獎頒獎典禮(Academy Awards)。各項得獎者均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會員投票選出,他們是經理事會邀請的美國電影工作者,有一定認受性,故此奧斯卡一直被視為美國電影工業內部發出的成績單。

電影參選資格:於美國任何一間戲上映超過一週;外語片則是每個國家選一部代表作參選。

評審組成:超過7000個會員,可以查到誰是會員,只是不會公開誰投了票。

如何決定得獎者?

機制較複雜,會員可依喜好從各名單中選出5套電影排列之,若1st choice電影得不到足夠票數入圍,他的票就給了2nd choice的電影。提名名單出爐之後,會員再投多一輪。而每張名單都有不同的投法,例如最佳電影繼續依喜好排列制;部份名單則依簡單多數制選出得勝者。部份獎項,如紀錄片和外語片就由特別委員會投票選出。

 

康城影展、柏林影展與威尼斯影展

受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可的國際三大影展,期間除了頒獎,亦會首映或放映入圍電影,與只頒獎的奧斯卡很不同。

威尼斯影展歷史最悠久,後來因為意大利在1930年代傾向法西斯統治,法國另起爐灶創辦康城影展,戰後德國亦辦了柏林影展。三者保持競爭關係,不會選擇對方已推薦的電影,因此絕少有電影同時入圍三個影展。

電影參選資格:可自行報名參選,再由影展方面挑選入圍電影,不限國籍

評審組成:評審團毎年不同,由影展方面邀請十多個國際電影工作者擔任

如何決定得獎者?

各個名單的評審開會討論得出結果,不只是投票。

 

奧斯卡的評審團是固定的,得獎結果較為有跡可尋。2012年洛杉磯時報報導指,活躍投票的5000多個會員裡面,77%是男性,當中94%是白人,平均年過60歲。陳志華說,能夠成為會員的人都是荷里活工業的人,或是如李安、王家衛這些獲得他們認受的電影工作者。雖說白人會員並不一定會投給白人,但就結果而言,近兩年的入圍者容貌都白如雪。即使有種族議題相關的電影入圍,黑人工作者仍與提名無緣。他指,「奧斯卡評審制度反映了美國電影工業白人男性佔多數的情況,其實也是電影工業結構性的問題。」相較之下,影展評審團由不同國籍和背景的人士組成,能容納比較偏鋒的作品。

奧斯卡的評審制度建基於對會員的信任及自身的專業,相信他們會看完所有入圍電影才投票。但先不論部份匿名會員已經於〈The Hollywood Reporter〉承認沒有看過電影就投票,這個機制對於靠近投票期上映的電影更為有利。不少電影公司亦會對會員拉票,更不用說政治氛圍、市場包裝對於會員的影響。相反影展入圍作品多數未上映,結果較少受市場或社會影響,但評審團裡較強勢的意見有可能會左右獎項結果,亦更容易出現分配獎項,少出現獎項集中在一部電影的情況。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