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楊皓鋮、周鈺婷
文:楊皓鋮

「我們真的覺得自己孤立於香港同學。」 國際學生會會長崔升在如是說。

 

大學有國際生正常不過。我們通常說這是大學國際化的一面、招收國際生有助促進學術交流云云。我們甚至覺得大學就應該有國際生。近年中大平均有超過 200 名國際生入讀,但他們的生活和聲音,我們又知道多少?我們找來了國際學生會(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ociation,下稱ISA)韓籍會長崔升在 Devin。

沉悶:國際生的課餘社交

想像中的國際生是校園的過客,每逢課餘時間或周末都會四出遊覽。大概我到外地讀書也會到處遊歷、擴闊眼界吧?然而 Devin 指只有交流生才會到處走,像他一樣的全日制國際生在週末,通常都是去沙田、尖沙咀等市區消遣;有些國際生或會傾向留在校園。在 Devin 眼中,香港並沒有太多可以遊覽的地方。

本地生可能比較難同意 Devin 的觀察。雖說我們的週末都是頹逛商場,但說到出去玩,市區和郊外都有頗多選擇。會不會是國際生不知道香港有哪些假日好去處?這與他們的社交圈子有沒有關係?

「我們通常都跟國際生出去玩,因為很難認識香港朋友。」Devin 覺得本地生都不太習慣和外地生相處,他自己只有少數的宿生朋友和 PE 堂認識的同學。言談間,他更抱怨慘無認識異性的機會。「我也有一些香港男性朋友,但我真的沒有機會認識香港女生。」

疏離:與國際生溝通困難

筆者作為一個本地生,感覺自己的社交圈子也沒有國際生的蹤影。除了修讀某一科大學通識時,和幾個國際生因為被編到同一節導修,在小組報告的討論環節有過數次對答,課後也再沒對話。依我觀察,少有本地同學會主動認識國際生,這可能是因為我們怕自己的英文不濟,又或者彼此的生活毫無交疊,總之彼此間一直維持疏離狀態。

關於兩個群體的疏離, Devin 同意語言是一大障礙。粵語和英文溝通的差別令國際生感覺他們和本地生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群體,雙方都不敢踏入對方的對話,兩個群體的互動相當貧乏。「就算是書院迎新營,全部人也是講廣東話的。我們從迎新營一開始就覺得被孤立。」Devin 坦言他在來香港讀書前並沒有預想到這種疏離狀況。「現實比我想像中差。」

入學前,Devin 想像中大有一個國際化的環境。入讀 1 年後,他覺得中大學生都被劃分成本地生和國際生,異常清晰。「我真不明白,其實所有人對彼此來說都可以是國際生。」他覺得兩個群體之間存在著無形的隔膜,而自己作為 ISA 會長,亦深感無奈。「其實很難讓兩個本來疏離的群體突然增加交流。國際生和本地生的疏離問題應該要被解決的,但單方面的努力很難有成效。」

ISA 主要服務國際生,例如印度或其他歐洲國家。Devin 自言參加 ISA 是因為自己享受更國際化的生活。透過籌備國際生迎新營、Pizza Night、聯誼其他大學的 ISA,他希望體驗不同文化。其實本地生也可以成為 ISA 的附屬會員,參與 ISA 舉辦的活動。不過 Devin 指他們很難向本地生宣傳ISA 的活動,唯有邀請自己的本地生朋友,結果只有很少本地生參與。

其實在課餘時間,國際生已經很難認識本地同學。課堂上,情況更加惡劣,Devin 感覺儼如自己並不是在華語地區讀書:本地生都選擇上中文班,國際生則礙於不諳廣東話,唯有上英文班。本地生和國際生的間隙在學習上一樣明顯。招收國際生促進學術交流之說,顯然並沒有一步到位。

困乏:國際生的學習資源

談及學習, Devin 指中大的課程結構相當不利國際生。「他們都說中大是一個中文和英文學習充分混合的地方。這點令中大很吸引。但後來我發現,中文和英文同時存在,但沒有混合得像其他人所指的充分。」他續指很多外地學生在香港的多間大學中選擇中大,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中大在英文教育以外,有完善的中文學習系統,令國際生更容易學習中文和融入華人社會。

不過,國際生在選科時的選擇比本地生少很多。即使他們選上了合適的英文課節,可能就如先前所說,很難和本地生有學術交流。如是者,讓國際生學習廣東話不就可以了?起碼他們可以選讀中英雙語教學的科目。國際生原本也是這樣想。

「我們也想選讀廣東話課。但有時很多人想讀,不一定成功選到;有時則因為太少人選讀,那節課就被取消了。所以我們很難修讀廣東話課。」更甚者廣東話課對於華語地區外的學生更為艱深,不少國際生會擔心廣東話課成績不佳,拖低自己的 G.P.A,所以他們覺得選讀的風險很大。國際生又很少有時間在常規課堂以外,抽時間讀一些不計學分的廣東話課。

積極:我們可以做甚麼?

雖說國際生和本地生的疏離問題相對複雜,然而在眾多主動與國際生建立關係的嘗試中,不乏成功例子。政政系五年級生楊思毅(Raymond)參與過博文學社(致力於融合本地生、內地生和國際生文化圈的學生團體)和新亞書院的 Intercultural Club,累積不少交流經驗,算是和國際生融合得較為成功的一個。

Raymond 覺得和國際生交流讓他學會用另一個角度去審視香港和中大。他回憶自己曾經有一位熱衷現代舞蹈的臺灣同房,那位同學更有機會成為現代舞蹈學會的主席。但他漸漸發現他和香港同學對學會的發展有理念分歧:本地生都很注重表現,覺得練舞受傷很正常。但臺灣同學心目中的舞蹈文化更注重安全和舞蹈者是否真的熱愛舞蹈。「大家對是否喜歡一件事的理解,或為何要做一件事的理解很不同。」Raymond 直言這些珍貴的交流令他反思良多。

其實中大不乏文化交流機會,新生可以到康本國際學術園的 i-LOUNGE,那裏會定期舉辦不同的文化交流節目,如在上學期就有南美洲文化體驗活動。校方亦會不定期舉辦大型文化宣傳活動,如「南亞及東南亞文化節」,亦是認識外地文化的入門良方。

如果新生打算上莊,不如嘗試開闢新的交流方法,再將其發展成恆常活動。Devin 提到其實不少國際生對本地生所舉辦的活動感興趣,但因為語言障礙不敢報名,只有很少數照樣參加。他建議本地生可以在舉辦活動時,營造便利國際生的感覺,例如出版英文版本的宣傳品,活動時提供翻譯等,都是國際生相當樂見的。

後記

老實說,編者在訪問前也未試過與國際生深入交談。Devin 給我的感覺相當友善和坦誠,也許他也是學生組織成員,對國際生的融合問題念茲在茲,我們有共同關心的事情,亦算是交了個朋友。不足一句鐘的訪談,雖然有言語表達不通的情況,但我們再多花一點耐性解釋,還是可以傳達正確意思。國際生是中大相當重要的一個群體,要做到互利交流,同學的心態和校方政策都有待改善。如此漫長過程之中,我們是可以和應該主動了解他們的。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