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候選人率先睇

(十一月五日下午四時半於文廣會有學生問答大會)

 

 

 

崖岸尋橋沈祖堯

專訪校長候選人沈祖堯教授 

 

訪問:寶﹑德﹑凝

整理:凝

 

得知沈祖堯教授成為唯一的校長候選人後,本報一再聯絡沈教授接受訪問,希望在十一月五號公開見同學之前可以先與教授接觸,了解為什麼曾聲言不喜歡行政工作的沈院長願意出任校長候選人。訪問前,院長先謂自己對校政不算熟悉,而且為免在公開論壇前就回答所有問題,有對同學不尊重之嫌,故婉拒回答有關政策上問題。

 

記:校長遴選委員會於三月尾開始諮詢,直至宣佈沈院長為唯一候選人前,中大員生皆沒有任何渠道得知校長遴選的有關安排,沈院長如何看這種委任制度?

沈:我自己是到了八月才收到提名通知,事前也沒考慮過會被提名及參選校長遴選。而且剛好碰上校董會主席交接期,上一任主席希望在卸任前可以有一個候選名單,故整個提名到遴選的過程很短,不過我也覺得有更多時間會更好,可以讓員生有多些時間做諮詢。

 

記:早前(見2008年中大學生報四月號)院長接受本報訪問時,曾指不喜歡行政工作。為何仍接受提名?

沈:沒錯,所以我都經過一段時間考慮和掙扎,而事實上我也較喜歡在醫學院裡的教學和醫院裡的工作。而這一年多任逸夫院長的時間裡,給予我一點新體驗,我覺得與學生交往不錯,可以有機會接觸不同院系的同學,我很享受這種與學生的接觸。我也相信自己可以將理念和教學理想帶給中文大學。不過我也真的掙扎了一段時候,可以想像日後我會少了時間在醫院工作,不過希望這些失落可以在新的工作中得到補償。

 

記:院長你覺得現在中大有什麼問題存在?

沈:其實我在年前的逸夫院長就職演說中也提及過,全世界大學都走科研的方向,大學裡特別注重科研和國際論文出版,也注重國際排名,於是教學放在次要的位置,全世界的老師也面臨很大的壓力。我覺得這樣大學只做到其工作的一半,大學是創造知識和傳授知識的地方,我指的教學不只是學科上的教學,大學更應該是幫助年青人由中學階段變為成年人,所以單單是上課下課考試是不夠的,我想做多一點的是希望將教學及科研達至平衡,並發展全人教育。

 

記:國際化是中大近年熱門的議題,為了與世界高等教育接軌,中大部分學科要求教授以英文教學,教授與學生未能使用其最擅長的母語作為教學語言,這是否揚棄中大雙語並重的傳統,並影響知識的教授?

沈:我最近也在翻看中大的文件,也知道兩文三語的議題是同學很關注的。而中文大學向來是雙語並行,而我理解大學沒有規定用中文或英文授課,授課語言可以讓科目自決(編按:事實上為實現國際化,中大不少學系或科目主要以英語授課,如醫學系用英語授課,只在臨床個別指導時兼用粵語;又如酒店及旅遊管理科目主要以英語授課,實習時則英語、粵語及普通話兼用。[i]只是若有非廣東話學生修讀,該學系就必須提供一定的英語科目令非廣東話學生能完成學業,這樣也對非廣東話同學較公平。到現時為止我覺得大學的兩文三語政策還是合理的,不過我希望同學在兩文三語上可以達至一定的水平,對他們日後工作或進修都會較有利。

 

記:會不會考慮先讓外地的學生學習中文後修讀主科?

沈:我知雙語政策的訴訟仍在上訴階段,亦會繼續有討論。但我同意應該給予更大的彈性和以老師最擅長的語言進行教學。

 

記:逸夫書院一直被指的資源不足,然行政架構上仍與三個舊書院相同。新書院即將落成,當中結構性問題仍未解決,如新書院的院長由舊有的遴選制改為校長委任,亦沒有書院的校董會,在架構上先天缺乏自決權力,以教授出任逸夫院長的經驗,你有何看法?

沈:將來的中大校董會會由各書院輪流代表出任,代表整體書院的發展。我也同意各書院的資源不平均,增加書院是為了配合三改四上升的學生人數,而書院制是中大的特色,所以發展多幾所書院。而新書院亦未必如舊書院的運作模式,可以有多元化的發展,而新舊書院間不應該是楚河漢界,而是建立一個良好的書院群。至於書院是否有校董會的問題我也不太清楚……這方面我會再了解一下,但我認為新書院在結構上應該要和舊書院一樣(編按:立法會二讀時張文光表示新書院並無校董會。[ii]

 

記:沈院長向來支持師生共治,未知院長當選後會如何落實?

沈:我的態度一向是主張多些學生參與,要聆聽學生意見,但據我所知校園發展,已經有很多諮詢,諮詢的過程我聽說已經做得很足夠。我也希望日後大學的發展可以建立一個平台給學生﹑教師﹑校友和行政人員間互相溝通。只是大學有時也會擔心若有同學加入一些委員會內,那些機密資料學生會不會保密,如需要保密而學生沒有,對大學可能不利,你們也知道有些事需要保密才能行得通。

 

記:教授與同學關係良好,請問你如何看自己與學生組織之間的關係?

沈:我在做了逸夫院長兩年後會接受候選校長的提名,是因為這兩年與學生的接觸和互動給予我很大的滿足感。所以我無論是做院長還是他日做校長我都希望繼續與中大學生接觸,建立互信的關係是重要的,我接受任命也是希望與同學有更多的接觸,也為同學做一些事,我並沒有任何野心要去更高的位置,我一直都很享受自己原來做的工作,不過可能是人大了心態有變,逸夫的工作對我來說是很好的試驗。同時,我也很想團結中大員生和校友,令外面的人看到中大人是很團結的。

 

初時你們約我做訪問好像有點困難,不是因為我拒人於千里之外,而是最近我需要接見很多人,也要諮詢很多人的意見,時間表很緊湊。有很多的文件我以前沒有跟得很貼,我真正參與中大的校政也是這兩三年的事,所以校政方面我也不是很熟悉,例如是兩文三語的議題。我也不想在公開論壇之前就作出任何的承諾,這樣對其他同學也很不尊重。

 

我其實是很喜歡和學生接觸。

 

記:當年董建華接受中大將頒授榮譽博士學位,被稱之為政治獻媚,現在中大將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予唐英年,然而,唐英年任政務司司長其間香港社會問題仍然嚴重,如香港貧富懸殊全球最高,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沈:唔……(稍停)我其實也不太懂回答這條問題,因為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意見說應該還是不應該頒這個獎給唐英年。我不知道唐英年將來會不會做特首,但他對香港社會都有一定貢獻,在經濟呀﹑社會呀都有貢獻。而中大這個榮譽博士學位的目的是頒發給對香港整體有貢獻的人,當然不一定每一個人都同意每一個得主的貢獻,但這就是那個遴選的原則,看那個人本身的功續。有我想我只可以這樣回答。

 


[i] 《雙語政策委員會報告書》(二零零七年七月十六日)

[ii] 《香港中文大學(宣布敬文書院、伍宜孫書院及和聲書院為成員書院)條例草案》(二零零八年一月廿三日)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